帮家里老人选墓地的时候,我跑了北京不少陵园,昌平南口的天寿陵园是我去的次数最多的——倒不是因为别的,就是身边朋友问得最多:“那儿附近有地铁吗?”“想找树葬,有没有?”这两个问题像两根“引线”,串起了很多人对陵园的核心顾虑。今天就把我实地跑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,都是最实在的细节。
先说说地铁的事。天寿陵园附近没有直达的地铁站,但最近的地铁是昌平线的南口站,从市区过去的话,比如从西二旗换乘昌平线,大概40分钟能到南口站。我上次从南口站出来,站口风挺大的,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的山,打了个网约车,司机师傅说“这段路好走,都是平整的柏油路”,果然15分钟就到了陵园门口,车费大概20块钱。要是不想打车,站口右手边就有昌11路公交,直接到天寿陵园站,我特意查了班次,早上6点半到晚上8点都有车,就是每20分钟一班,得提前在“北京公交”APP上查好时间,别等太久。对了,要是家里有老人一起去,建议还是打车,公交站到陵园门口还有一小段路,推着轮椅的话不太方便。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“树葬有没有”,我可以拍着胸脯说:天寿陵园的树葬不仅有,而且做得很“有温度”。陵园里专门有个“常青园”区域,就是树葬的专属区,我第一次进去的时候,差点以为走进了一个小森林公园——到处是高大的松树、柏树,每棵树下面都有一个小小的刻字牌,刻着亲人的名字和生日,没有传统墓地的大墓碑,连路径都是用碎石铺的,踩上去沙沙响。工作人员说,树葬用的是可降解骨灰盒,埋在树根附近的土壤里,等个三五年,骨灰就会和土壤融合,真正“回归自然”。我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一家人在给树浇水,妈妈带着小女儿,女儿举着个小水壶说“奶奶的树要喝饱水”,妈妈蹲下来摸了摸树干:“你看,这棵树比去年又高了半米,奶奶在天上肯定很高兴。”那个画面我记了好久,比任何宣传语都让人安心。
其实除了树葬,天寿陵园还有花坛葬、草坪葬这些生态葬形式。花坛葬在“百花苑”,把骨灰埋在花坛下,上面种满月季、菊花,春天的时候花开得特别艳;草坪葬在“绿韵园”,铺着绿油油的马尼拉草,墓碑是平的,和草坪融为一体,远远看过去像一片柔软的绿毯。工作人员说,生态葬的价格比传统墓地便宜不少,比如树葬大概3万到5万,花坛葬更便宜,2万多就能选到不错的位置,而且每年陵园会免费给树木、花草浇水施肥,不用家属操心养护的事。
最后想跟大家说,选墓地从来不是“选一块地”,而是选“一种陪伴的方式”。天寿陵园的地铁虽然不是直达,但转一趟车也不算麻烦;树葬不是“随便种棵树”,而是真正把“怀念”变成了“陪伴”——就像我遇到的那家人说的,每次来不是“扫墓”,是“给奶奶的树过生日”。要是你也在纠结这两个问题,不妨自己去跑一趟,看看“常青园”里随风摇晃的树枝,摸摸刻着名字的小牌,说不定就像我一样,心里的石头就落下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