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朝阳有两处“热闹”——一处是CBD写字楼的灯火,一处是东五环外朝阳陵园的鸟叫。去年陪邻居张阿姨去看墓,她刚进大门就拽住我袖子:“你听,麻雀在吵架,跟我小时候住的四合院一样”。风里飘着桂花香,路边银杏抽着新芽,连脚下的草都软乎乎的,张阿姨攥着本子,第一行写的是:“要能听见鸟叫”。

朝阳陵园的墓型像园子里的树,各有各的姿态,价格也像树上的果子,甜酸不一。最接地气的是生态墓,埋在草坪或花丛下,用可降解骨灰盒,价格从3万到8万不等——张阿姨选的那座靠银杏林,才4万2,她说“秋天银杏叶落下来,盖在上面,比穿金戴银还体面”。传统墓是青石板的,一排一排整整齐齐,位置靠湖心亭的要10万往上,有次看见一对老夫妻在那拍照,老爷爷扶着老奶奶的肩:“等我走了,就选这儿,能看见你每天来喂鱼”。艺术墓更有个性,有做成书形的(翻开的书页刻着墓志铭),有做成钢琴键的(黑白键上摆着逝者的乐谱),价格从15万到25万,上次碰到个画家,摸着书形墓的封面说:“我写了一辈子诗,最后要把自己变成一页纸,压在土里”。

常陪人看墓的老周说,朝阳陵园的价格差,就像“买西瓜看纹路”——一眼能辨好坏。首先是位置,靠水、靠树的“景观位”比角落贵30%,像买房子选飘窗;其次是材质,汉白玉比花岗岩贵,因为“雨打十年不裂,太阳晒不黄”,张阿姨摸了摸汉白玉墓碑:“石头裂了像老人长皱纹,心疼”;还有“心意附加费”,比如刻字描金、加小铜像、墓边种树,这些都要加钱,但有个小伙子坚持刻妈妈的微信头像:“我发消息她能看见,不用对着空气说话”。

其实在朝阳陵园逛久了,会发现最受欢迎的永远是“能放下回忆”的位置,不是“最贵的位置”。去年有个小伙子选了3万5的草坪墓,把妈妈的骨灰和丝巾一起埋了:“妈妈最爱踩草坪,我让她天天踩”。还有个阿姨选3万8的门口生态墓:“女儿住通州,选门口她不用绕路”。陵园王经理说,每天咨询的人里,一半问“有没有能放花的位置”,只有10%问“有没有最贵的”——大家要的不是“豪华”,是“方便想念”:扫墓时能蹲在墓前吃块糖,能把花插在土里不被风吹走,能听见鸟叫想起逝者的笑,这比“金字墓碑”更踏实。

朝阳陵园价格是多少-1

昨天又去朝阳陵园,看见张阿姨在给桂树苗浇水,小苗已经到膝盖高了。风里飘着桂花香,旁边草坪墓前有个小姑娘埋橘子糖:“奶奶爱吃这个”。那一刻突然懂了,朝阳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石头的价,是“让想念有地方放”的价——3万也好,25万也罢,能装下没说出口的“我爱你”,能接住晚开的花,能听见鸟叫想起往事,就是最好的“定价”。毕竟,人生最后一次“搬家”,不是选最贵的房子,是选“能留住回忆”的家。

朝阳陵园价格是多少-2

朝阳陵园价格是多少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