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和闺蜜喝下午茶,她红着眼眶翻着手机里的照片:“你看这八达岭的山,我爸生前每周末都要去爬,说站在烽火台上能摸到云的味道。现在他走了,我想让他留在这儿,可找了几家墓地,有的说‘小产权才8万’,有的说‘合法的要20万’,我到底该选哪个啊?

这两年我接触过不少像她这样的人——想给亲人找个有“回忆感”的墓地,却被“小产权”这三个字绊住脚。今天就跟大家唠唠,八达岭周边的“小产权墓地”到底是怎么回事,以及怎么才能避开这些坑。

首先得说清楚:墓地的“小产权”和房子的小产权本质一样,都是“没合法身份”。咱们买房子要房产证,买墓地要的是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和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——这两个证是民政部门和国土部门发的“身份证”,没有这两个证的,要么是村里的集体土地私自改成的墓地,要么是公墓超出审批范围偷偷卖的“额外墓位”。比如八达岭人民公墓周边有些所谓的“合作基地”,其实是村里把集体林地租给开发商,没经过任何殡葬审批就卖,这就是典型的小产权墓地。

我之前遇到过最让人心酸的例子:2021年夏天,有位张叔来找我,说他三年前在八达岭脚下买了块“小产权墓”,今年清明去扫墓,发现墓地被平成了菜地——原来村里把土地收回去给村民种玉米,说之前的“销售合同”是“无效的”,因为集体土地不能用于经营性殡葬。张叔当时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坐在田埂上哭:“我爸生前最怕麻烦人,结果我倒让他死后还跟着我折腾。”

八达岭人民公墓墓地小产权-1

小产权墓地的风险从来不是“可能发生”,而是“肯定会发生”。除了被收回,还有更现实的问题:没有合法产权证明,遇到征地拆迁拿不到补偿;想转让或续租,没有法律依据;甚至连刻碑都开不出合法证明,最后只能弄个“无名碑”。去年延庆区搞殡葬专项整治,查了八达岭周边12个小产权墓地,有的被拆除,有的要求迁坟,不少家属只能抱着骨灰盒重新找地方,那种无力感,比失去亲人更痛。

那怎么才能选到八达岭附近的合法墓地?其实就三个“笨办法”,但绝对管用:

第一,查“两证”。不管销售说得多好听,先问他要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和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——这两个证是必须挂在销售处墙上的,有这两个证的才是合法公墓。比如八达岭人民公墓的合法墓位,手续都是齐的,不用担心后续问题。

第二,看合同关键词。合法公墓的合同会明确写“墓穴使用权期限20年”(国家规定,到期可续),盖民政备案的公章;小产权墓地的合同要么写“长期使用”,要么写“租赁50年”,甚至连公章都没有,就一张收据——这种合同等于废纸。

第三,别信“口头承诺”。有个客户跟我说,销售保证“小产权能传三代”,结果买了不到两年,村里就把土地租给了养殖合作社。我跟他说:“没有证件的承诺,再好听都是骗你的。”

选墓地的本质是什么?是给亲人找“最后的家”。八达岭的山再青,水再秀,要是买的是小产权墓地,早晚得让亲人“搬家”。就像闺蜜最后选了八达岭人民公墓的合法墓位,她跟我说:“站在墓位前,能看到远处的烽火台,风里有松针的味道,跟我爸生前说的一样。”

昨天她发了张扫墓的照片,阳光洒在墓碑上,她摸着碑身笑:“爸,我给你找着家了。”我看着照片里的烽火台,忽然觉得,所谓“安稳”,不过是能每年准时赴一场约,能对着墓碑说句“我来了”,而不是站在玉米地里哭。

选墓地不是买商品,是买“安心”。别让“小产权”变成“大麻烦”,毕竟对亲人的爱,从来不是“省了多少钱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