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里裹着淡淡的桂香,我陪林姐往香山南路走——她要去福田公墓御景苑看去世半年的母亲。林姐说,母亲生前最爱的就是秋天的香山,总拉着她去捡银杏叶做书签,去年选墓时,一眼就相中了御景苑:“离香山近,能闻得到桂香,看得到银杏黄。

说起福田公墓御景苑的位置,其实一点都不难找。它就坐落在海淀区香山南路的中段,像是嵌在西山脚下的一块“绿玉”——西边挨着香山公园的东门,站在御景苑的小路上,能隐约看到香山的红枫;东边离北京植物园不过500米,春天的玉兰、秋天的菊花,风一吹就能把花香送过来。如果是第一次来,只要沿着香山南路往西山方向开,看到路边“北京植物园”的蓝色指示牌后,再往前两三个红绿灯,就能看到福田公墓的石牌坊——那座刻着“福田公墓”四个鎏金大字的老牌坊,已经在这守了几十年,是香山南路上最醒目的地标。

至于怎么到达,不同的交通方式各有“小技巧”。坐公交的话,选318、360或者505路,直接到“福田公墓”站下车,往回走50米就是公墓正门;如果习惯坐地铁,10号线到巴沟站,从A口出来转360路公交,大概20分钟就能到;自驾更省心,直接导航“福田公墓御景苑”,门口有专用停车场,就算周末也不会太挤——林姐上次自驾来,跟着导航转进香山南路,刚看到植物园的东门,就远远瞥见了石牌坊,“比想象中近很多,像顺着记忆就找到了”。

进了公墓大门,找御景苑就更简单了。青石板铺成的主干道两旁,种着高大的松柏,每隔几十米就立着一块蓝色指示牌,“御景苑·中式园林区”的白色字体很显眼。就算没注意到指示牌也没关系,门口的保安师傅总能准确指出方向——他们大多在这工作了五六年,对园区的每一条小路都熟得像自己家。我们那天刚进大门,拿着花站在路口犹豫,保安师傅就笑着走过来:“是找御景苑吧?沿着主干道走200米,左转进银杏小路,再走100米就到。”

福田公墓御景苑地址-1

跟着指引转进银杏小路,风一吹,半黄的叶子落在脚边,林姐弯腰捡了一片放进包里,轻声说:,“妈以前总捡这样的叶子。”没一会儿,御景苑的入口就出现在眼前——小庭院里种着几株月季,虽然秋天了,还开着几朵红得耀眼的花;入口处的石牌上刻着“御景苑”三个字,字体是母亲生前喜欢的楷书;往里走,浅灰色花岗岩的碑石整齐排列,每块碑前都留着小小的空地,能放一束花、一个香包,旁边的松柏长得很密,挡住了午后的太阳,却漏下细碎的光,像母亲的手轻轻落在手背。

福田公墓御景苑地址-2

林姐站在母亲的碑前,把带来的桃酥放在碑角,又摸出包里的银杏叶,轻轻放在碑石上,“妈,我带了您爱吃的,还有香山的银杏叶。”风掀起她的衣角,松柏沙沙响,像是母亲在回应。我站在旁边看着,突然明白,找福田公墓御景苑的地址,从来不是找一个冰冷的门牌号——是找一个能安放想念的地方,找一个能和亲人“再聊聊天”的角落。而御景苑的位置,刚好在香山脚下,离自然近,离回忆近,连风里都带着熟悉的味道。

离开的时候,林姐站在御景苑的门口,望着远处的香山说:“下次来,要带妈爱吃的桂花糕,还有刚捡的银杏叶。”风里的桂香更浓了,我抬头看了眼蓝天,觉得御景苑的地址,其实早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——在香山的秋里,在银杏叶的黄里,在那些没说出口的想念里。

SEO描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