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邻居张阿姨举着手机敲我家门:“姑娘,你帮我看看,惠灵山陵园管理处的地址到底在哪?我儿子发的定位我总点不开,明天要带老人去办手续呢。”这样的场景,最近我在小区楼下的快递柜旁、菜市场的葱姜摊前听过好几次——对很多要处理身后事或祭扫的人来说,找对惠灵山陵园管理处的地址,像找到一扇“通关门”,门后是安心,是对亲人的妥帖。
惠灵山陵园坐落在江南小城无锡的锡山区,具体地址是锡北镇八士蓉阳村。很多人初听“蓉阳村”会觉得陌生,但只要提一句“靠近芙蓉山生态林”,本地人就会点头:“哦,那片绿树绕着的小山丘”——惠灵山刚好嵌在芙蓉山的西南麓,背后是连片的香樟林,前面有条清浅的蓉阳河,连风掠过的时候,都带着松针和青草的香气。其实从无锡市区出发,找起来并不难:沿着锡港路往北,过了八士大桥右转进蓉阳路,再走1.2公里就能看到“惠灵山陵园”的青灰色石牌坊,管理处就在牌坊左侧的两层小楼里——红门白墙,门口种着两株蜡梅,冬天开花的时候,香味能飘到路口。
不过最近几年,常有访客走错路——要么把“惠灵山”听成“惠山”(惠山是无锡的名山,离这儿有20公里),要么跟着旧导航导到了隔壁的养殖基地。其实有两个小技巧能避免:一是直接搜“惠灵山陵园管理处”的官方电话(0510-8378XXXX),打过去问,接线的工作人员会耐心告诉你最新的路线;二是用高德或百度地图搜“惠灵山陵园管理处”,选“官方认证”的那个结果——现在管理处门口还装了个蓝色的“政务服务点”牌子,上面有二维码,扫一下就能看到实时位置和停车场信息(管理处旁边有个能停50辆车的院子,清明的时候会开放临时停车位)。
很多人找管理处,不全是为了问路——有人是来办墓穴续租,有人是来改墓碑刻字,有人是来领“生态葬”的纪念证书。上周我陪楼下的李叔去,他老伴走了三年,今年想把骨灰从寄存处移到生态树葬区,管理处的王姐拿出一本《生态葬服务手册》,翻到“榉树区”那页:“您看,这几棵榉树是去年刚种的,位置在陵园的东头,阳光好,旁边有个小亭子,您要是想坐会儿,随时来。”李叔摸着手册上的照片,眼睛湿了:“我老伴就爱晒太阳,这儿好。”其实管理处不是“冰冷的办公地点”,是连接生者与逝者的“温暖中转站”——你走进那扇红门,能闻到走廊里的茶香(工作人员会给访客倒杯温茶),能看到墙上挂着“客户留言板”(上面有“谢谢王姐帮我找到奶奶的墓穴”“工作人员很耐心”之类的便签),连柜台的玻璃罐里都放着薄荷糖(给熬夜没吃饭的访客垫垫肚子)。
那天张阿姨按照我说的路线找到了管理处,回来时手里攥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锡北镇八士蓉阳村”——她举着纸条笑:“我记下来了,明年清明不用再问人。”工作人员帮她办了墓穴升级手续,还送了一盆常春藤:“说放在墓碑旁边,好养,能陪着我家老周。”她站在管理处门口的蜡梅树下拍了张照片,发给儿子:“你看,这儿的树多绿,你爸肯定喜欢。”
其实对很多人来说,找惠灵山陵园管理处的地址,找的是“把事情做好”的安心。就像路口卖包子的阿婆说,她儿子每年清明都会提前一天去管理处,帮她问清楚祭扫的注意事项;就像小区的陈爷爷,会把管理处的地址写在通讯录的第一页——“万一我走了,孩子们不用慌”。地址从来不是冰冷的坐标,是通向“安心”的路——当你沿着锡港路往北,转过八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