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总是裹着松针的香气漫过来。昌平区的侧柏刚换过深绿的新叶时,我跟着帮母亲选墓位的朋友,踩上了宝云岭的石阶。

园门开在半山坡,推开门的瞬间,桂香先撞进来——两排金桂沿着主路排开,细碎的黄花落满石阶,连旁边的放生池里都浮着几片花瓣。销售小周没急着讲价格,先带我们绕着北坡走:"您看这块,背后是元宝山的余脉,前面能看见整个园子的银杏林,"她指着一排刻着浅浮雕的青石板,"这种带自然景观的福位,起步价三十五万。东边挨着松涛亭的更贵些,去年有位叔叔,说要给老伴选能听见风声的地方,当场加了十万订下来。"风刚好穿过松枝,沙沙声裹着桂香飘过来,倒真像谁在轻轻翻书。

我们在园子里碰到擦碑的王阿姨。她蹲在刻着"李淑兰"的石碑前,用软布擦碑身的浮尘,碑角摆着块还热乎的枣泥糕——那是她老伴生前最爱的。"我家老周是公交司机,跑了三十年昌平线,最盼着退休后去山里住,"她抬头时眼角有细纹,"去年选这儿时,销售说北坡贵五万,可我站在这儿,听见风裹着松针响,跟老周当年开着车过十三陵的风声一个样,就咬咬牙买了。"她把枣泥糕往碑前推了推,"昨天我蒸了两锅,留了块最热的给她。"

朋友最后选了西坡的位置,三十二万,刚好能看见园子里的小凉亭——她妈妈说,老伴生前爱在下棋,"要是能看见有人摆棋盘,他肯定不孤单"。销售小周递来服务卡时,特意提了句:"每个月我们会帮您擦一次碑,清明有免费的白菊,要是想给叔叔点首《天涯歌女》,园里的广播能播。"朋友捏着卡片笑:"我妈就怕买了墓没人管,现在倒放心了。"

宝云岭墓园墓地价格数十万-1

离开时已是傍晚,夕阳把侧柏的影子拉得很长,我看见王阿姨还蹲在碑前,手里举着手机——屏幕里是张老照片,穿蓝布衫的男人抱着盆腊梅,笑得眼睛弯成月牙。风里飘来枣泥糕的甜香,混着松涛声,忽然觉得这园子里的每块青石板,都装着一段没说尽的话:不是昂贵的价格,是"我想让你住得像生前一样喜欢"的执念,是"哪怕多花点钱,也要把你的习惯留住"的心意。

宝云岭的风还是那么清透,裹着桂香往山外飘。山下的车流声越来越近,可园子里的时间,好像慢了半拍——慢到能容下阿姨擦碑的五分钟,慢到能装下朋友妈妈选位置时的犹豫,慢到能把三十万的价格,变成"那块能安放下老伴的小地方"。

宝云岭墓园墓地价格数十万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