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北郊的宝云岭墓园,藏在宝云山的山坳里,从市区开车沿北京路往北,大概40分钟就能摸到它的门。墓园背靠着郁郁葱葱的宝云山,前面嵌着一汪人工湖,湖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睡莲叶子,沿着墓园的碎石小路走,两旁的松柏枝桠交叠,把阳光剪得碎碎的,连风都染着松针的清苦——这样的环境,让宝云岭成了昆明人心里“靠谱”的老墓园。2021年的时候,我跟着朋友去选墓,才算摸清楚了它当年的价格门道。
说到2021年的价格,宝云岭当时像搭楼梯似的分了好几个梯队。最底层是生态葬区,树葬和花葬占了墓园的西北角。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松树底下,立个指甲盖大的铜牌刻名字,价格大概8000到15000块;花葬更“轻”,骨灰混在月季花丛里,连铜牌都省了,只要6800,但选的人不多,毕竟家属还是想有个“看得见的念想”。中间层是主流的传统立碑墓,这也是当年卖得最好的类型——有碑有墓基,材质大多是花岗岩或大理石,价格从18000开始。比如靠墓园边缘的“松涛区”,碑小一点,用国产芝麻白花岗岩,18000就能拿下;要是选靠近湖边的“映湖区”,碑大一圈,用进口印度红花岗岩,还刻着荷花浮雕,得35000到45000块。最上层是艺术墓区,在墓园最东边,那些墓型设计得像小艺术品:仿苏州园林的“曲径通幽”墓,碑是镂空花窗;西式的“天使之翼”墓,碑顶雕着张开翅膀的天使,价格从5万往上,最贵的一套“中式庭院”墓要12万,听说买主是做茶叶生意的老板,说“要让爷爷住得像在家里一样”。
宝云岭的价格不是随便定的,背后藏着不少细节。首先是位置,“映湖区”比“松涛区”贵,因为站在墓前能看见湖景,祭扫时吹着湖风更舒服;主干道“福顺路”旁边的墓比角落里的贵,因为离停车场只有5分钟路,不用绕远,对年纪大的家属特别友好。然后是材质,同样是立碑,进口印度红花岗岩比国产芝麻白贵一倍,因为进口石材密度高,昆明雨水多也不容易风化;墓基用的混凝土,C30标号比C20贵2000块,更结实能扛冻土层。还有设计费,艺术墓的设计费占总价30%,天使之翼”墓,设计师改了三稿,雕翅膀的师傅打磨了一周,每根羽毛都清晰——这些看不见的成本都算在价格里。
朋友选墓时,业务员给了几个“避坑”小贴士,我觉得实用。首先算好预算,2万以内选生态葬或“松涛区”传统墓,没必要盯着贵的;预算够选艺术墓,得问清“设计费包不包修改”。然后查资质,宝云岭的经营性公墓许可证挂在大厅,编号“滇民政字第008号”,一定要看,避免买非法墓。还有祭扫便利性,2021年停车场只有50个车位,周末得早去;公交128路末班车17点,住得远最好开车。
2021年的宝云岭,价格像它的环境一样“实在”,没有隐藏费用。朋友最后选了“映湖区”的传统墓,32000块,位置靠湖,碑刻着妈妈最爱的荷花。她说:“价格刚好,环境舒服,妈妈应该会喜欢。”其实选墓就是这样,不是越贵越好,“合适”才是最重要的——宝云岭的价格体系,刚好给了每个家属“合适”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