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蓟州山里的松涛声钻进窗户,张阿姨攥着老伴的照片站在惠灵山陵园的山脚下——这是她第三次来打听普渡园的壁葬价格了。两年前老伴走的时候,她总觉得得选块“像样”的墓地,可跑了几处陵园,看着越来越贵的土葬墓位,再想想儿子说的“环保葬是趋势”,她慢慢转了念头:要是能让老伴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,不用占那么多土地,又能常来看看,不也挺好?
惠灵山陵园坐落在蓟州区官庄镇,背倚盘山余脉,面朝翠屏湖支流,是天津少有的“山水陵园”。比起市区里那些挤得满满当当的陵园,这里的每一条小路都留着足够的绿化空间,连风都带着松针和青草的味道。普渡园是陵园里专门规划的壁葬区,就在主入口往右转的第三个岔路口,远远就能看见入口处的汉白玉观音像——这也是普渡园名字的由来,寓意“渡化往生,福泽后人”。走进去才发现,整个区域是连廊式的设计,每一排壁葬格都嵌在青灰色的墙面上,廊顶爬着绿油油的常春藤,连廊之间的空地上种着月季和雏菊,风一吹,花瓣飘到格位的碑面上,像给逝者递了朵温柔的花。
张阿姨最关心的价格,其实比她想象中实在。普渡园的壁葬格位分了几个档次:最基础的是陶瓷材质的标准格,大概在1.2万到1.8万之间,位置在长廊的中间区域,虽然不挨着核心景观,但胜在通风好,日常打扫方便;如果想要位置佳一点的,比如靠近观音像或者湖边的景观格,材质换成花岗岩带简单莲花雕刻的,价格大概在2.5万到3.5万,刻字费和碑面描金都是免费包含的——管理员指着一排格位说,“上周有个小伙子选了这里,说他妈妈生前爱种莲花,刻上莲花图案,就像把家里的阳台搬来了”;还有一种“家族连排格”,是三个并排的格位,适合夫妻加长辈,价格大概在5万到6万,这种格位卖得最快,因为很多年轻人觉得“一家人整整齐齐,祭扫的时候不用跑好几个地方”。至于后续费用,每年的管理费大概300到500块,主要用于园区绿化维护和格位擦拭,张阿姨算了笔账:就算用30年,管理费加起来也就一万多,比土葬墓位的终身管理费划算不少。
让张阿姨真正动心的,其实是价格之外的温度。上回她跟着管理员走进普渡园,看见每两个格位之间都摆着小瓷碗——“有的家属会带鲜花来,我们每天早上给空碗添点水,这样花能开得久一点”;廊柱上挂着铜制的小风铃,风一吹就叮当作响,管理员说这是去年清明特意装的,“有位老奶奶说,她老伴生前爱听风铃,装了这个,就像老伴还在跟她说话”。还有节日里的细节:清明的时候,陵园会免费提供白菊和香烛;冬至要是家属来不了,工作人员会帮忙擦干净格位,拍张照片发过去。“我儿子在深圳上班,有时候赶不回来,有你们帮忙盯着,我就放心了”,张阿姨摸了摸观音像旁的石莲花,声音里带着点哽咽——她想起老伴生前总说,“死后不用搞那些排场,能有个干净、能常来看看的地方就行”。
离开的时候,张阿姨站在陵园的台阶上,望着远处的盘山。风掀起她的衣角,松涛声像老伴生前吹的口琴。她掏出手机给儿子发消息:“就选观音像旁边的景观格吧,你爸肯定喜欢——上次他看见观音像,还说这菩萨雕得慈眉善目的。”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,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安心的笑。山脚下的翠屏湖泛着波光,连风都带着温柔的味道——原来最珍贵的告别,从来不是多贵的墓位,而是把逝者放在山清水秀的地方,让每一次祭扫,都像和老熟人唠唠家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