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意总先落在朝阳区的银杏叶上。从东五环开车往通惠河畔走,过了高碑店古家具街,就能看到通惠陵园的入口——两排银杏树搭成的拱门,风一吹,金叶子飘进陵园里的松柏林,落在不同形状的墓碑上。很多人第一次来问“通惠陵园价格多少钱”,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些“藏在风景里的墓碑”里。

通惠陵园的价格像把“尺子”,量着不同的安葬方式。最便宜的是生态葬,比如树葬和花坛葬:树葬是把逝者的骨灰埋在松树下,墓碑是一块刻着名字的金属牌,嵌在树根旁,价格只要八千到一万二;花坛葬更小巧,骨灰盒埋在月季花丛下,墓碑是陶瓷做的小花瓶,能插新鲜的花,价格一万左右。常来打扫的张阿姨说:“我家老头生前爱养鸟,选树葬的时候,他说‘以后能天天听鸟叫’,八千块钱,把他留在喜欢的地方,值。”而传统的立碑墓价格就高些,比如花岗岩材质的双穴立碑,碑身能刻照片和家训,旁边还有小石桌能摆供品,价格从五万到十几万不等——差别在位置:靠近主干道的“景观位”要贵两万,因为每年清明,家属不用绕远路就能找到;而在角落的“安静位”,价格能少一万,适合喜欢清净的逝者。

价格背后的“小算盘”,藏着陵园的“用心”。比如同样是立碑墓,材质不同价格差三千:芝麻黑花岗岩比普通石材硬,能经得住北京的风刮日晒,所以贵;而碑身的雕刻也有讲究——刻莲花的比刻牡丹的贵五百,因为莲花的线条更复杂,要雕三天;刻名字的字体选“隶书”比“楷书”贵两百,因为隶书的撇捺要更舒展,师傅得更仔细。还有服务:选生态葬的家庭,陵园会每年免费修剪一次树;选立碑墓的,能免费领三年的祭祀用品(菊花、香烛)——这些“看不见的钱”,其实都算在价格里,陵园的公示栏上写得明明白白,连“刻字每字五元”都标着,没人会藏着掖着。

很多人纠结“选贵的还是选对的”,通惠陵园的老管理员李叔有个“秘诀”:“你看那些蹲在墓前哭的人,不是因为墓贵,是因为‘想起了什么’——有个姑娘选了一万二的树葬,因为她妈妈生前总说‘等退休了要去爬香山,看红叶’;有对老夫妻选了八万的立碑墓,因为他们的儿子牺牲在抗洪前线,碑身刻着‘人民的好儿子’,每年都有小学生来献花。”其实价格从来不是“标准答案”,是“心意的标尺”:你愿意花八千把亲人留在松树下,是心意;愿意花十万把亲人的故事刻在碑上,也是心意。

北京通惠陵园价格多少钱-1

要是你想亲自去看看,通惠陵园的官网能预约免费班车,从国贸地铁站发车,半小时就到。门口的接待室有本“价格手册”,翻开来,每一页都配着墓型的照片:树葬区的松树抽着新芽,花坛葬的月季开得正艳,立碑墓的花岗岩在阳光下泛着光。接待的小姑娘不会催你“选贵的”,只会问:“您家人生前喜欢什么?”——因为在通惠陵园,价格是数字,而“喜欢”才是最珍贵的“定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