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老人常说,选身后的归处就像挑生前的小阳台——要晒得到太阳,摆得下喜欢的花,还得让来看看的人心里踏实。最近陪邻居张阿姨跑了趟金山陵园,她想给去世的老伴选个花坛墓,回来跟我念叨了不少关于价格的事儿,倒也把这事儿捋明白了些。
作为本地开了快二十年的公益性陵园,金山陵园的花坛墓一直是不少家庭的首选——一来占地面积极小,符合“节地生态”的要求;二来花坛里能种上逝者生前喜欢的花草,比传统墓碑多了份“活着的温度”。但价格到底怎么算?张阿姨一开始也犯迷糊,直到工作人员带着我们从入口往里走,才慢慢摸清楚门道。
位置。陵园里的花坛墓分布在三个区域:靠近主入口的“迎松区”、中间的“听溪区”,还有最里面的“望桃区”。迎松区离停车场近,来扫墓的人不用走太远,双穴花坛墓的价格大概在28000-35000元;听溪区旁边有条人工小溪,夏天能听到流水声,价格比迎松区便宜个3000-5000元;最里面的望桃区挨着一片老桃林,春天满树桃花落下来,倒是安静得很,单穴墓只要8000-12000元,双穴也才15000-20000元。张阿姨本来想选迎松区,可一走到望桃区,想起老伴生前最爱在阳台种桃树,当场就改了主意:“这儿像他家阳台的样子,贵点也值。”

然后是配置。花坛墓的价格差主要在“看得见的细节”里。基础款的单穴墓,配的是简单的青石碑(刻20个字以内),陵园每年帮着种两次太阳花或者一串红,价格大概8000元起步;如果要换成大理石碑,能刻上老伴的手书或者照片,再加1500-3000元;要是想让花坛常年有花——比如种月季、菊花这类能开三季的,每年得加300元的养护费,算下来十年就是3000元;还有些家庭会加个小小的石桌石凳,方便扫墓时放杯茶、摆块糕点,这就得再添2000元左右。张阿姨选的是望桃区的双穴墓,加了老伴生前写的“桃李春风一杯酒”的手书碑刻,再加上每年种月季的养护费,总共花了18500元,比她预算的还少了点。
还有些“隐形费用”得提前问清楚。比如金山陵园的花坛墓统一包5年的绿植养护——包括浇水、修剪、换花,超过5年后每年只收200元管理费,这点比很多陵园实在;刻字如果超过20个,每字加5元,张阿姨想把老伴的生日和去世日期加上,多了8个字,刚好40元;至于下葬的费用,陵园免费提供花圈和简单的仪式,要是想请工作人员帮忙布置鲜花,大概要300-500元,看用什么花。
其实那天在陵园里,最让我触动的是旁边一位大姐的话:“我妈生前爱养绣球,以前阳台的绣球开得像云朵,现在花坛里种上了,每次来我都觉得她还在浇花。”价格从来不是选花坛墓的唯一标准,可把价格里的门道摸清楚了,选的时候才不会慌——比如预算有限,就选望桃区的基础款,一样能种上喜欢的花;要是想更贴心,加个定制碑刻或者常年养护,也知道钱花在了哪儿。
离开的时候,张阿姨摸着望桃区的桃树干说:“等春天桃花开了,我搬把椅子来,跟他说说话。”原来最实在的价格,从来都是“刚好够装下心意”的那个数——金山陵园的花坛墓价格透明,选起来也踏实,倒真像给逝者找了个能继续“种花”的小阳台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