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的风掠过北京东郊的槐树影,朝阳陵园的石径上又多了几缕寻墓人的脚步。卖花担子摆在校门口,塑料布裹着的白菊还带着晨露,挑花的阿姨问要几支,买花的小伙子摇头,掏出手机翻着陵园的价格表——这两年,来问朝阳陵园价格的人越来越多,不是因为贵,是因为想找个靠谱的地方,把亲人放在眼里。
朝阳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一刀切的。2023年下半年,园区里最常见的传统立碑墓位,价格主要集中在8万到18万之间。靠主路、近景观池的黄金位置,比如挨着百年国槐的那排,汉白玉碑身配青石板底座,报价大多在15万以上;而稍微往深处走一点,靠松林的区域,花岗岩立碑的价格就友好些,8万到12万就能拿下。常来陵园的王师傅擦了擦碑上的落叶,指着不远处的银杏林说,那片树葬区最近问的人多,一来价格亲民,3万到6万就能选个位置;二来秋天满树金黄,比有些贵价墓区还出片——上星期有个姑娘,抱着她爸的骨灰盒站在树下哭,说爸你看这叶子,像不像你以前给我叠的千纸鹤。
沿着石径往深处走,就能看到去年刚开放的艺术墓区。这里的墓型没有统一的样子,有的是一块刻着诗句的青石板嵌在草坪里,有的是个小陶罐种着常春藤绕着碑身,最贵的一款是用老榆木做的碑框,里面嵌着逝者的手绘插画,报价到了25万。这是给讲究独一无二的人准备的,陵园的客户经理小周说,今年艺术墓的订单比去年多了三成,很多年轻人来选,说不想让爸妈住千篇一律的盒子。不过小周也提醒,艺术墓的价格浮动大,主要看材质和定制程度——比如用进口砂岩做碑身,比普通石材贵3万;要是加个带感应灯的底座,又得加5000块。
要说今年价格的变化,最明显的是景观墓区的微调。小周翻着台账说,下半年我们对靠近樱花园的那排立碑墓位涨了5%,主要是因为新增了智能祭扫设备——现在扫碑上的二维码,就能看逝者的生平视频,还能远程点香;还有绿化,今年陵园种了200棵樱花树,养护成本比去年高了不少。不过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,小周推荐生态葬:树葬、花坛葬不仅价格低,还能领政府的生态补贴,最多能补3000块——上回有个阿姨,选了花坛葬,说我妈生前爱种花,现在把她埋在花里,比放在冷石头里强。
夕阳把墓区的石狮子染成暖金色,一对年轻夫妇站在树葬区的牌子前商量着。女孩摸着樱花树的树干说选这里吧,以后每年春天来看他,还有樱花落下来。男孩点点头,掏出手机记价格——其实关于生死的选择,从来不是贵不贵,而是合不合适。朝阳陵园的价格表上,每一个数字背后,都是一个家庭的牵挂:有人要体面,有人要回忆,有人要陪伴,而陵园能做的,就是把这些需求,变成看得见的价格,和摸得到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