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些槐花香钻进衣领时,我正攥着手机站在燕郊植物园站的公交牌下。手机里存着朋友上周发来的消息:“要是想了解灵山宝塔,不如自己去走一趟——不是看宣传册上的效果图,是踩踩那里的草,摸摸碑上的纹路。

进了大门,最先撞进眼里的是架满紫藤的长廊,虽然不是花期,但藤蔓缠得密实,像给头顶搭了片绿云。沿着缓坡往上走,步道两旁的侧柏剪得整整齐齐,树缝里漏下的阳光碎在青石板上,倒不像想象中那么沉。路过一处石凳,保洁阿姨正蹲在旁边擦缝里的落叶,见我张望,抬头笑:“这凳子常有人坐,上周还有位老太太带着孙子来,说她老伴儿就喜欢在这儿晒下午的太阳。”

灵山宝塔陵园墓地评论-1

走到松鹤园的时候,我放慢了脚步。这里的碑不像我之前见过的那样刻板,有的碑顶刻着几枝淡蓝的兰花,有的侧面嵌着老夫妻年轻时的合影——照片里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,笑得眼睛弯成月牙。最让我停住的是第三排的一座碑,碑前摆着个掉了漆的陶瓷猫,旁边的玻璃罐里装着橘子糖,标签纸都泛着黄。路过的管理员说:“这是张阿姨的先生,生前最喜欢给她买橘子糖,也最喜欢逗楼下的猫。张阿姨每周来,都要换新鲜的糖,说怕老伴儿嘴馋。”

下山的时候,我去接待处歇脚。值班的姑娘端来一杯温热的蜂蜜水,说“爬坡累,喝这个润润”。聊起来的时候,她没跟我讲什么“风水好”“位置佳”的套话,反而说:“上个月有位大哥来,说他妈妈生前最喜欢腊梅,我们就帮他在碑旁种了棵腊梅树,现在已经发芽了。还有位阿姨,想把老伴儿的手写日记刻在碑后面,我们找了三位书法老师,才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摹得像原样。”

灵山宝塔陵园墓地评论-2

走出大门的时候,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了。我回头望,灵山上的塔尖镀着金边,风里飘来一丝桂香——原来接待处旁边种了两棵桂树。忽然想起刚才遇到的张阿姨,她蹲在碑前剥橘子糖,把糖纸叠成小蝴蝶,放在陶瓷猫的旁边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灵山宝塔不是一座冰冷的陵园,而是一个装着回忆的盒子,里面有糖的甜,有猫的软,有晒过太阳的温暖,还有那些没说出口的“我想你”。

灵山宝塔陵园墓地评论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