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老家的张阿姨去灵山宝塔陵园,她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,反复念叨:“得找着御景苑,去年把你叔安在这儿,这次要添把新土。”路上我忽然明白,人们问“御景苑地址”,从来不是要一串冰冷的坐标——是要一条“能稳稳走到亲人身边”的路,毕竟牵挂最实在的样子,是脚踩得到的土地,是眼看得见的路标。御景苑藏在灵山宝塔陵园的核心区域,具体位置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蒋福山乡灵山脚下。若自驾,从北京东五环出发走京秦高速,到三河出口下后转密三路向北,大约8公里就能看见陵园入口那蓝白相间的标识;要是从天津来,走津蓟高速转京秦高速,顺着路牌走也不会错。公交的话更有烟火气:北京国贸坐811路到三河人民公园站,再转乘往蒋福山方向的乡村巴士,到灵山站下车,往西北方向走10分钟,就能看见御景苑的入口——一块刻着“御景苑”三个隶书字的青石头,摸着还有太阳晒过的暖。有意思的是,御景苑的地址像被大自然“挑中”的。它背靠的灵山是燕山余脉里最温柔的一段,山坡缓得像母亲的臂弯,覆盖着成片的百年侧柏和洋槐。春天槐花开时,整个山谷都浸在甜丝丝的香里;秋天柏叶转成深绿,风穿过枝桠,连声音都软下来。前方紧挨着蒋福山的老苹果园,树龄都在三十年以上,枝桠粗壮得能挂住月光。去年秋天我陪阿姨摘过果子,咬一口甜得能流出蜜——果农笑着说:“这园子和御景苑一块儿守着灵山,果子都沾着灵气呢。”陵园的工作人员说,当初规划御景苑时,特意保留了原生地貌,每一排墓位都顺着山坡的弧度排列,没刻意铲平一寸土。所以站在墓位前,既能看见远处密云水库的碎银波光,又能听见山脚下溪流的叮咚声——不是那种轰隆隆的水声,是像有人轻敲碗边的脆响。找御景苑其实是件“安心的事”。陵园入口的导览图把C区(御景苑)标得红亮,一眼就能看见。保安王叔是土生土长的蒋福山人,见人就笑着打招呼:“找御景苑啊?顺着青石板路走,过了那棵老槐树往右拐,第三排就是——我每天都走,闭着眼都能摸到。”那条青石板路是去年刚铺的,每块石头都磨得溜光,不会硌脚,路两边种着月季和冬青。夏天月季开得热热闹闹,红的粉的花挤在一起;冬天冬青还是绿油油的,连雪落下来都轻悄悄的。自驾的话,可以停在二号停车场,就在青石板路的起点,离御景苑只有5分钟的步行路程。停车场旁边有个“息心亭”,阿姨每次都会在这儿把带来的菊花理整齐,说:“别让风吹乱了,你叔喜欢整齐。”亭子里还有石凳,要是带了老人,可以坐下来歇口气——毕竟上山的路虽然缓,但走久了还是会累。那天阿姨蹲在叔叔的墓前,把菊花放在碑前,又摸了摸碑上的照片:“你看,我记牢路了,下次自己来也能找着你。”风从苹果园那边吹过来,带着淡淡的果香,吹得菊花瓣轻轻颤了颤,像叔叔在点头。其实御景苑的地址哪是一串冰冷的文字?它是灵山的风,是苹果园的香,是青石板上的脚印,是我们对亲人的牵挂,落进土里的样子——你知道它在哪里,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,就能再靠近想念的人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