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东边寻觅陵园的人,十有八九都听过潮白陵园的名字。它不算那种动辄上热搜的“网红陵园”,却凭着“接地气”的好口碑,成了很多通州家庭的首选。说它“接地气”,首先是位置好找——就藏在通州区宋庄镇的烟火气里,一边挨着流淌了千年的潮白河,一边靠着满是艺术工作室的宋庄艺术区,连风里都裹着点槐花香和油画颜料的味道。
具体要找它的话,地址是通州区宋庄镇宋梁路88号。自驾的朋友不用怕迷路:从东六环宋庄出口出来,沿着宋梁路往北开3公里,路边会出现蓝底白字的“潮白陵园”指示牌,跟着箭头转个弯,200米外就是红漆大门。要是坐公共交通,808路或通19路公交到“宋庄果园”站,下车往东北走10分钟,就能看见园区的围墙——墙上爬着常春藤,漏出里面的老槐树梢。懒得出门的话,直接打陵园的免费看墓电话,他们会派车在地铁6号线潞城站接你,全程不用花一分钱车费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潮白陵园的定价算是通州这边比较实在的。去年陪同事去选墓时,工作人员直接把价格表摊在桌上:生态葬是最划算的,树葬2.5万起,花葬3万,都埋在“生命树区”,每年清明陵园会帮着浇树,比烧纸更环保;传统立碑墓分三个档次——“福泽区”在园区中间靠绿化带,价格6-8万,碑身是山西黑花岗岩,刻字免费,适合预算普通的家庭;“河滨区”紧挨着潮白河,站在墓碑前能看到河水绕着芦苇丛流淌,价格10-15万,很多人奔着“守着河”的仪式感来;定制墓比如家族墓或艺术墓,价格得面议,但工作人员强调“材料和设计费都明明白白,不会乱开价”。同事最后选了“福泽区”靠桂花林的墓,他说:“我爸生前爱喝桂花茶,以后每年秋天来,就能闻到桂花香,像他还在一样。”
其实除了价格,潮白陵园最打动我的是“温度”。不像有些陵园冷冰冰的,这里的工作人员会主动帮你搬椅子、递温水,甚至记得你上次说过“妈妈喜欢百合”,下次就会在墓前摆一束。园区里有个“忆友亭”,摆着桌椅供家属歇脚,桌上放着免费纸巾和雨伞——下雨时,你可以坐在亭子里看雨打河面,慢慢回忆和亲人的过往。我见过一位老人每周都来,坐在亭子里写毛笔字,他说:“这里不像陵园,像我和老伴以前常去的河边公园,我写写字,他就在旁边看,跟以前一样。”
说到底,选陵园不是选“贵的”,是选“对的”——选一个能轻松找到的地方,选一个价格在预算内的位置,选一个能让你放下心的环境。潮白陵园不一定是最“高级”的,但它一定是最“懂人”的——它把思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东西:河边的风、桂树的香、工作人员递来的温水。要是你也在东边找陵园,不妨去走一走,说不定就能找到那个“让思念有处可去”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