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天慈墓园算是不少老北京人的“情感坐标”——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它,坐落在丰台王佐镇的山脚下,背靠青山,门前有片不小的桃林,不少人的父母、长辈都葬在这里。最近几年,最早一批墓位的20年使用期陆续到期,“续费”成了很多家属绕不开的话题。后台经常有读者留言:“天慈的续费价格到底怎么算?”“我家是传统立碑,每年要交多少钱?”还有人拿着十几年前的墓位证犯愁:“会不会涨价涨得厉害?”今天就结合最近陪邻居办续费的经历,跟大家唠唠实在的——毕竟关乎每家人的“牵挂成本”,得掰扯清楚。
按照北京的殡葬规定,墓位的使用周期一般是20年,到期后要交的“续费”,其实是“墓位管理费”——主要用来维护墓园的环境、安保和基础设施,比如门口的监控、路上的路灯,还有墓区的绿化。天慈的管理费是按“墓位实际占地面积”算的,不是看墓型有多“气派”。比如说,传统的立碑墓,大多是1平方米左右的占地面积,每平方米每年的管理费大概是180到200块;要是选的是生态墓,比如树葬、花葬,占地面积小,一般0.5平方米甚至更小,费用就低些,每平方米每年120到150块。拿我邻居张阿姨家的情况说,她父母的墓是1999年买的传统立碑,占地面积1.2平方米,这次续费20年,算下来总费用是1.2×200×20=4800块——工作人员还提醒她,要是想少交点儿,可以选10年一续,但张阿姨说“干脆一次交齐,省得后面再跑”,毕竟年纪大了,出门不太方便。
至于办理手续,真没想象中复杂。上周陪张阿姨去的时候,她攥着皱巴巴的墓位证,一个劲儿问“要不要带户口本?要不要开亲属证明?”结果到了天慈的服务中心,玻璃柜台后面的小姑娘笑着说“不用那么麻烦”,只收了三样东西:墓位证、张阿姨的身份证,还有当年买墓的缴费凭证(其实没带也没关系,小姑娘说系统里能查到1995年以来的所有记录)。流程特别快:先核对墓位编号,确认使用期到2024年3月,然后算清楚费用,张阿姨直接扫了柜台的微信码付款,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新的缴费证明——上面写着“墓位使用权延续至2044年3月”,张阿姨攥着证明,跟我说“这下踏实了,我爸妈不用‘搬家’了”。
工作人员还跟我们说,要是不方便来现场,也能打墓园的咨询电话(010-63771199)——提前问清楚自己墓位的占地面积和费用,然后通过银行转账,转完把转账凭证拍张照片发过去,他们会把新的缴费证明用快递寄到家,“适合那些住在远郊区或者身体不好的家属”。张阿姨听了说“下次要是我走不动了,就让我儿子打这个电话”,语气里都是放心。
还有几个要提醒的小细节,都是工作人员特意强调的。第一,续费可以提前3个月办,不用等到期了再急火火跑——比如你家墓位明年5月到期,今年2月就能去办,省得赶上清明前后人多;第二,要是不小心逾期了也别慌,墓园会先给家属打两通电话提醒,超过6个月才会按规定处理,但一般不会直接“收回”墓位,“都是感情事儿,我们能理解”;第三,要是墓位证丢了,直接带身份证去服务中心查档案就行,不用怕“无证办不了”;生态墓的家属要注意,虽然管理费便宜,但墓园会定期修剪树木、打理花草,要是想自己动手给树浇浇水、给花施施肥,也能跟工作人员说,他们会给你留把小铲子,“就跟在自己家院子里干活儿似的”。
走出服务中心的时候,张阿姨拉着我去父母的墓前看看——桃林里的桃花刚打了花苞,风一吹,有几片花瓣飘到墓碑上。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