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京秦高速向东,过了三河市区不远,就能看见灵山宝塔陵园的入口——青灰色的石牌坊立在两排银杏树下,门楣上的“灵山宝塔”四个字是用隶书刻的,笔锋里带着点民国时期的温润,不像有些陵园那样用烫金大字,冷得让人不敢靠近。进了门,顺着柏油路走五分钟,就能看见如意区的指示牌,木牌子上刻着莲花纹,旁边挂着一串铜铃,风一吹就叮当作响。
如意区在陵园的中东部,背靠着小灵山的缓坡,前面正对着一片人工湖。湖水是从燕郊潮白河引来的活泉,清得能看见里面的小鱼,夏天的时候满池的睡莲开得正好,粉的、白的,像撒了一池的星星。区里的步道是用老房子拆下来的青石板铺的,每一块都带着岁月的痕迹,有的石板上还留着旧时代的刻字,福”或者“寿”,设计的时候特意把弯道做成了如意柄的弧度,踩上去像顺着心意走,不会有直来直去的生硬感。步道两边种着侧柏和玉兰,侧柏是常青的,玉兰春天开得满树都是,白得像雪,落在青石板上,像给步道铺了层花毯。
说到如意区的价格,其实得看具体的墓型——最基础的是生态卧碑,大概3万到5万之间。这种墓型是嵌入式的,墓碑和地面齐平,上面刻着浅浮雕的莲花纹,旁边种着一株小侧柏,刚种的时候只有半人高,过个三五年就能长到一人多高,把墓碑遮得半隐半现,既节省空间,又不会显得光秃秃的。要是喜欢传统立碑,价格大概6万到10万不等,立碑的材质有汉白玉和花岗岩两种。汉白玉的碑身很润,刻上云纹之后,阳光下像裹了一层柔光,摸上去温温的;花岗岩更耐用,颜色是深灰色的,刻上隶书的碑文,显得特别庄重。还有一种家族合葬墓,价格15万起,这种墓型可以定制,比如加个石桌石凳,或者在旁边种上家族专属的松树,有的家族还会把祖先的名字刻在石桌上,这样每次祭扫的时候,一家人可以围坐在石桌旁,像跟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。
除了墓型,位置也会影响价格。如意区里靠湖边的位置会贵一点,大概贵1万到2万。比如湖边第三排的位置,推窗就能看见湖水,夏天有荷香飘进来,冬天湖水结了冰,阳光照在冰面上,像铺了层碎银子。很多人宁愿多花点钱选这里,说是“故去的人能看见风景”。陵园的配套服务也藏在价格里——比如免费刻碑文,工作人员会帮着选字体,隶书或者楷书,刻得工工整整;比如每年清明的时候,陵园会免费提供菊花,还会帮着打扫墓碑;还有24小时的安保,晚上有保安巡逻,不用担心有人破坏。这些细节其实很贴心,毕竟买墓地不是买块地,是买份安心,怕的就是以后没人管。
其实常有人问,灵山宝塔陵园如意区的价格贵吗?我倒觉得,贵不贵要看“如意”是什么。当你站在如意区的湖边,看着睡莲慢慢开,听着铜铃叮叮当当地响,摸着青石板上的旧刻字,突然就懂了——所谓如意,不过是让故去的人有个能吹到风、看见水的地方,让活着的人有个能坐下来、说说话的地方。而价格,不过是把这份“如意”换成了具体的数字,让人心安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