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末风里飘着银杏叶的香,不少人会趁着天气好往长青园跑——不是踏青,是帮家里老人选块“百年后”的安身地。对北京人来说,找墓地像找“另一个家”:得位置不偏、环境顺心意,更得把价格摸得明明白白。

长青园在朝阳区王四营乡,离东四环开车20分钟,公交363路直达门口,算是市区边上最方便的公墓之一。它是北京市属的经营性公墓,红本本的资质摆得清清楚楚,不用担心遇到“小产权墓”的坑。园子里的墓型分三类,价格差得挺开:最有特色的是骨灰林,把骨灰放进林地里的穴位,周围种着松树、柏树,像给老人找了个“树邻居”,价格大概8万到15万;传统立碑墓有独立的墓碑和小台儿,适合想留个“看得见的念想”的家庭,价格10万到20万;生态安葬更接地气——把骨灰混进花肥种进花坛,或者埋在树下只立个小铜牌,价格5万到8万,年轻人说“这样环保,老人也不会嫌闷得慌”。

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林墓地价格-1

说到价格细节,其实藏在不少家属常问的问题里。靠树近的是不是贵点?”还真有点关系——长青园里的银杏林和松柏林区,秋天落黄叶子、冬天有绿松挡风,环境比普通区清幽,价格会高1到2万;再比如“墓碑能刻老人的字吗?”普通花岗岩墓碑不用加钱,但要是选汉白玉或者刻上老人生前写的打油诗,得额外加1到3万;还有刻照片,一寸瓷像800块,两寸1200块,不少家属会把老人笑的照片刻上去,说“祭拜时看着,像他还坐在沙发上喝茶似的”。除了这些,年度维护费得算进去——大概是墓价的1%,比如10万的墓一年1000块,虽然不多,但得提前留着这份开销。

其实选墓的人心里都清楚,价格从来不是唯一的标准。上周遇到个穿蓝布衫的阿姨,盯着银杏区的骨灰林看了半小时,说“我爸生前天天去地坛捡银杏果,现在能守着银杏树,肯定高兴”——那片区域比普通区贵2万,她摸出存折说“这点钱,换我爸高兴,值”。还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,选了生态葬,说“我妈活着时总说‘别给孩子留负担’,这样不用买大墓碑,她肯定觉得省心”。

长青园的价格里,藏的是每个家庭的心意:有人愿意为“树邻居”多花两万,有人觉得“环保”更合老人脾气,有人就想要个“离门口近的,方便轮椅推过来”。说到底,选块墓地不是买个“盒子”,是给老人找个“能安心的地方”——价格摸得清,心意放得下,这才是最实在的。

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林墓地价格-2

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林墓地价格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