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天总让人想往西山跑,看红叶漫山,闻桂香浮动,佛山陵园就藏在西山脚下的功德寺附近,离香山不过几公里。上周陪朋友去选墓,车刚拐进园区大门,两排银杏树就撞进眼里——金黄的叶子落了一地,风一吹像撒了把碎金,朋友握着方向盘的手突然松了松:“这儿倒不像陵园,像咱们小时候逛的北海公园。
说到价格,其实得先摸清楚墓型分类。佛山陵园的墓型挺“贴北京人脾气”:讲究实用,也照顾不同需求。最接地气的是树葬——每个墓穴旁种一棵侧柏,墓碑是巴掌大的青石碑,刻着名字和生卒年,价格8000到15000块。我旁边有个小伙子蹲在树葬区摸树干,说:“我爸生前在老家种了半亩树,这儿的树能陪着他,比冷冰冰的石头强。”更环保的是花坛葬,把骨灰葬在花坛下,上面种月季或菊花,价格5000到10000,有位阿姨正拿喷壶给花坛浇水,笑着说:“我老伴儿爱花,以后变成花,比立碑更有生气。”
传统立碑是多数人的“ comfort zone”,价格从3万到15万都有。便宜点的在园区边缘,比如靠近东门的“福瑞区”,3-5万就能拿下,墓碑是简单的花岗岩,刻着“福泽绵长”之类的对联;贵点的在半山腰或静湖旁边,福泽区”,位置向阳能看见香山,价格10万以上,墓碑是汉白玉的,雕着松鹤或梅花,看着特别大气。还有艺术碑,设计成书本、钢琴甚至飞鸟形状,适合追求个性的家庭,价格10万起,有个姑娘选了钢琴碑,说:“我妈是音乐老师,一辈子爱弹琴,这个碑像她的另一个课堂。”
其实佛山陵园的价格能“站住脚”,不是因为便宜,是“值”。园区里有个叫“静湖”的小池塘,湖水清得能看见锦鲤,湖边种着垂柳,夏天有蝉鸣冬天有雪落,连风都是软的。每个墓区的保洁阿姨每天清晨扫落叶,擦墓碑,连石缝里的杂草都拔得干干净净;门口保安师傅看见拎东西的老人,主动上去帮忙;接待处的张姐不催你,拿着地图慢慢讲:“北边树葬区光照好,冬天不冷;静湖旁边立碑区能听见鸟叫,适合喜欢安静的人。”
朋友一开始纠结“要不要买贵的立碑”,直到走到树葬区,风里晃着侧柏枝,她突然说:“我爸去年还跟我去西山种树,最烦铺张,这儿的树能陪着他,比贵的碑强。”最后她选了8800的树葬,位置在半山腰,能看见远处的香山红叶。离开时夕阳把银杏叶染成橘红色,风里飘着桂香,朋友摸了摸树干:“爸,以后我常来给你浇树。”
选墓从来不是“买块石头”,是给亲人找个“能安心的家”。佛山陵园的价格透明——官网和现场都挂着价目表,没有隐形消费;环境像公园,服务像邻居;不管选树葬还是立碑,都是一份“把亲人放在心上”的诚意。如果你也在找这样的地方,不妨去西山脚下走一圈,说不定会在某片银杏叶下,找到属于亲人的“归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