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,王奶奶把怀里的菊花用丝巾裹了裹,站在西钓鱼台地铁站A口的肯德基门前张望。第三年了,她还是记不住班车的准确位置,直到看见穿藏青色制服的陈师傅举着“长青园专线”的牌子走过来,手里的保温杯冒着热气:“阿姨,又来啦?快过来,车就在对面巷子里,我帮您拿东西。

对于去长青园骨灰林的家属来说,班车从来不是“交通工具”那么简单——它是跨越城市烟火与思念的桥。常跑这趟线的老人们都知道,最稳妥的发车点就是西钓鱼台站A口,就在肯德基右侧的台阶旁。平时是早上7点、9点两班,周末会加开10点的。陈师傅在这儿做了五年,认识大半常来的家属:张阿姨爱带桂花糕,他会提前留个靠窗的位置;李叔腿不好,他每次都把车门边的扶手擦得锃亮。“都是心里装着事儿的人,能多帮一点是一点。”陈师傅说,上次有个小姑娘急得哭,说赶不上9点的车就见不到去世的爸爸,他特意等了三分钟,直到姑娘抱着花跑过来。

长青园骨灰林班车发车地点-1

西边的家属爱走公主坟地铁站B口的新兴宾馆门口——这儿的班车是7点20分和9点20分,刚好接住在万寿路、五棵松的老人。上周陪妈妈去的林女士说,她妈总记不得出口,好在新兴宾馆的门童认识班车师傅,见她们拿着祭祀用品就指方向:“往左边走,穿灰夹克的师傅在那儿。”东边的住户则更习惯周末加开的团结湖地铁站C口,就在便利店旁边——有次我去采访,刚好碰到一位阿姨买了热豆浆,师傅笑着接过:“别烫着,我帮你放座位旁边。”豆浆杯上的水雾模糊了师傅的眼镜,却暖了一车子的人。

要是赶不上固定班车,也有备选方案:坐地铁到苹果园站D口,转318路公交直接到长青园门口,就是要多花20分钟。但得注意几个细节:不管坐哪趟车,提前10分钟到,班车从不等人;带好身份证或祭祀预约凭证,偶尔会查;晕车的话跟师傅说,他那儿有备用塑料袋;节假日比如清明、冬至,会加开国贸公交站、玉泉路地铁站的临时线,提前一天在公众号上能查到。

傍晚的时候,我站在长青园门口望着班车离开,尾气里带着些菊花的香。车上的人有的望着窗外,有的摸着怀里的祭品,没有人说话,可空气里的思念却很满。其实对于家属来说,每一个发车点都不是坐标,而是“想念的起点”——从西钓鱼台的肯德基,到公主坟的新兴宾馆,再到团结湖的便利店,每一步都朝着心里的那个人走。风又吹过来,吹起陈师傅手里的牌子,“长青园专线”几个字在夕阳下闪着光,像在说:“别急,慢慢走,总会到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