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北京的经营性陵园,昌平区的佛山陵园总被人挂在嘴边——它藏在燕山余脉的浅山脚下,既没有市区陵园的拥挤嘈杂,又不似远郊陵园的荒冷偏僻,倒像个被时光慢下来的家庭花园。从市区走京新高速,40分钟就能到阳坊镇,进了陵园大门,两排高大的银杏树先撞进眼里,秋天满树金黄,风一吹,叶子飘得像下了场温柔的金雨;再往里走几步,福泽湖的涟漪晃着光,湖边的垂柳垂到水面,偶尔有只白鹭扑棱着翅膀掠过,连空气里都裹着松针的清香味儿。
很多打算买墓地的人第一句话就是“佛山陵园多少钱?”其实这儿的价格从不是笼统的“几万一二十万”,更像买房子那样——得看位置、墓型、材质,每一点都影响着最终的价签。最基础的立碑墓,面积大概0.8到1平方米,价格在8万到12万之间,位置一般在陵园的中后部,离主路有点距离,但胜在安静,周围种着一圈侧柏,四季都是深绿色,像给墓地围了个温柔的小屏风;要是想要离湖近或者靠主干道的“景观墓”,价格就得往上走,15万到25万不等,有的墓区还带个几平方的小花园,能种点月季、菊花之类的花草,家里老人要是喜欢养花,这儿倒能满足;还有定制墓,比如家族墓或者想做个性化设计的,价格就没个准儿了,30万起底,主要看你要什么样的——有人要刻全家人的名字,有人要加个小石凳,这些额外的需求都会让价格往上飘,但胜在独一无二。
其实佛山陵园的价格在昌平区不算最低,比旁边的天寿陵园稍低一点,比某些小陵园贵些,可很多人还是愿意选这儿,除了环境,更因为“省心”。看墓的时候有免费接送车,从市区三环内就能接,不用自己开车找路;选位置时有专门的顾问陪着,不说封建迷信的风水,只实实在在讲“这块地背山面水,夏天不晒”“那块靠近路灯,晚上祭扫安全”;每年清明、冬至,陵园还会组织免费“代祭扫”——帮着擦干净墓碑,摆上你提前寄来的鲜花,拍张照片发给你,对没时间的子女来说,也算给父母的一份心意。甚至连后期维护都不用操心,比如墓碑脏了、花草枯了,打个电话给陵园,工作人员很快就来打理,像照顾自己家的院子一样。
买墓地可不能光看价格,“隐形费用”得问清楚——墓碑是普通花岗岩还是进口大理石?刻字费包含在内吗?20年的管理费(国家规定每20年交一次)要单独付吗?有没有“绿化费”“维护费”?这些都得提前掰扯明白,别等付了钱才发现“还有这么多钱要花”。更要确认合法性,佛山陵园1993年就拿到了民政局的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,是正规陵园,不用担心买了之后“被拆”或者“没产权”。还有个小建议:带老人一起去选,要是他还能走得动——我之前陪邻居张阿姨去,她一眼看中福泽湖边的地,说“我小时候在老家就爱坐河边洗衣服,这儿跟老家一样”,虽然贵了3万,但张阿姨高兴,子女也就愿意掏这个钱——毕竟这是老人最后的“家”,得让他住着舒服。
我记得有次在陵园碰到个小伙子,蹲在墓碑前给母亲擦照片,墓碑旁种着棵小月季,是他去年种的。他说:“我妈生前最喜欢月季,以前在阳台种了一排,现在种在这儿,也算陪着她了。”那会儿风刚好吹过来,银杏叶落在他脚边,福泽湖的水泛着光,我突然懂了:所谓墓地价格,不过是给牵挂找个落脚的地方——你花8万也好,30万也罢,买的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,是能随时回来“看看”的地方,是能对着墓碑说“妈,我升职了”“爸,孙子会走了”的地方。而佛山陵园的好,就是把这份牵挂,裹进了银杏叶的金黄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