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里还裹着昌平的槐花香,张阿姨攥着手机站在南口镇的路口,屏幕上是女儿发来的“天寿陵园”定位——对于第一次来的人来说,这座藏在京北山里的陵园,像极了老北京巷子里的门牌号,得顺着烟火气和地标慢慢找。
天寿陵园落在昌平南口镇的西北侧,往八达岭高速的方向再拐两个弯。如果从市区出发,走京藏高速(原八达岭高速)到南口出口下,顺着南辛路往山里开,路过南口火车站的老砖楼——那栋墙面上还留着“备战备荒”标语的建筑,像个守着时光的老人——再穿过一片挂着“昌平苹果”红牌子的果园,就能看见陵园的入口:两排笔挺的雪松像迎宾的人,把“天寿陵园”的石牌衬得格外稳当。石牌旁边种着几株山桃树,春天开得满树粉,秋天结着小毛桃,是老园长二十年前亲手栽的,说“让来的人能记住点暖的东西”。
其实不用刻意记路,沿着南口镇的主街往西北走,感官会先一步告诉你方向——鼻端的煎饼香会慢慢变成草木香,路边的电动车喇叭声被风吹得远了,取而代之的是布谷鸟的叫声。卖豆浆的阿姨会指给你:“往雪松林子走”;修自行车的大爷擦着扳手说:“过了果园就是”。当地的烟火气像根隐形的线,把陵园的位置系在“南口火车站”“苹果园”“雪松林子”这些具体的坐标上,比导航还准。
要是不想开车,从昌平城区坐357路公交到南口东站,再打个车十分钟就到。司机师傅会跟你念叨:“这陵园位置好,背山面水”,顺着他的手看过去,远处的燕山山脉像道屏障,把陵园护在怀里,山脚下的小溪顺着果园流过去,连风都带着股湿润的青草味。赶上清明或者冬至,陵园门口会有临时摆渡车,从南口地铁站接人,顺着山路上上下下,倒也省了找停车位的麻烦。
第一次来的人总怕走过头,其实不用急——陵园的“活路标”比什么都准:当你看见路边的煎饼摊换成了卖山货的担子,当你听见布谷鸟的叫声盖过了汽车喇叭,当你闻到草木香裹着点松脂味,那就对了——天寿陵园就在那里,藏在京北的山里,藏在南口镇的烟火气里,像个等着故人来的老院子,把位置写在了风里、树里、当地人的口头禅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