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后的天寿陵园,总是飘着淡淡的松针香。不少人捧着鲜花沿着石板路走,路过刻着“松鹤延年”的石牌坊,路过开满二月兰的草坪,难免停下脚步挠头:现在到底有几个在售的园区啊?哪个既合心意,价格又不太戳钱包?
天寿陵园的在售园区并没有一个“板上钉钉”的数字——毕竟陵园的开发像一棵树抽枝,老的区域慢慢售罄,新的区域逐年开放。但目前大家能实地看的、主要的在售园区,大概分为6-8个系列,每个系列都带着自己的“性格”。比如主打生态园林的“松鹤园”,树比人还高,每排穴位都藏在雪松和银杏的阴影里,连墓碑都做成了仿木的样子,像把亲人的家安在森林里;比如遵循传统礼制的“福宁园”,格局方方正正,墓碑是汉白玉的底色,旁边种着柏树,连台阶的步数都有讲究,适合喜欢“规矩”的家庭;还有主打简约纪念的“慈恩园”,墓碑设计得很薄,刻字用鎏金的小字体,旁边留着种小花的槽,年轻人说“像给妈妈留了个能种月季的阳台”。
至于“哪个园好又便宜”,其实得先想清楚“好”是什么——是离入口近不用走太远?是能看见山或水?是墓碑款式合心意?还是价格真的“接地气”?如果预算有限,又想要个“不偏不挤”的位置,“福宁园”的中排穴位挺合适:价格大概在8-12万之间,离园区的主路不远,旁边有个小池塘,春天能看见鸭子游;要是喜欢“被树包围”的感觉,“松鹤园”的边缘区域性价比不错,虽然比福宁园贵个2-3万,但夏天不用怕晒,风里都是松脂香;如果偏爱简约,不想买太厚重的墓碑,“慈恩园”的小穴位真的值得看——墓碑是浅灰色的花岗岩,刻着简单的花纹,价格只要6-9万,旁边还留了种多肉的小格子,好多年轻人说“像给爸爸留了个他喜欢的‘小花园’”。
选园区的窍门,从来不是“找最便宜的”,而是“找最合心意的”。比如有的阿姨会摸一摸墓碑的边角,说“这个滑溜溜的,像我妈以前织的毛衣边”;有的叔叔会蹲在穴位前看朝向,说“我爸以前爱晒太阳,这个位置上午能晒到,好”;还有的年轻人会拍一段风吹过树叶的视频,说“我妈喜欢听风声,这个地方的风,声音像她以前唱的歌”。当然也别忘了问点“实在”的:比如园区的管理费怎么收?墓碑的维护要不要额外花钱?有没有免费的保洁服务?这些细节,才是以后每年来扫墓时能真正感觉到“安心”的东西。
最后想说,天寿陵园的树长得很慢,每一片叶子都藏着思念;园区的路走得很慢,每一步都踩着回忆。选哪个园区不重要,重要的是当你站在那里,能想起和亲人一起吃的饭、一起聊的天、一起走过的路。那些藏在价格背后的阳光、风声、花香,才是最珍贵的“性价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