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末的风裹着桂香,我抱着束洋桔梗去静安墓园看小棠。她走时才二十八岁,临终前攥着我手腕说“帮我选棵樱花树,要开得最热闹的那种”。顺着香樟树丛往南绕,转过竹编篱笆,突然撞进一片粉雾——生态葬区的樱花全开了。每棵树底立着巴掌大的铜牌,刻着“爱猫的小满”“喜欢下雨的阿林”,风一吹,花瓣落进脚边三叶草堆,比传统墓区的青石板多了份软乎乎的温度。

静安的生态葬分着几类,每类都沾着点自然的气儿。最受欢迎的是树葬,选棵合心意的树——樱花、银杏八千到一万二,桂花、香樟贵些,一万到一万五,都含五年养护费。墓园的师傅会蹲在树坑边,把骨灰和着花肥埋进去,再把刻着名字的铜牌嵌在树基的石头里。小棠的樱花树就在第三排,铜牌上刻着她的字“小棠的樱花,要开给所有人看”。花葬更热闹,是在花坛里选花种,绣球、月季这种多年生的六千到一万,百合、郁金香一年生的五千到八千。清明时墓园会给每个花位补花,上次见位阿姨蹲在绣球边拔草,说“我女儿的花,像她小时候扎的羊角辫”。草坪葬是把铜牌嵌在麦冬草里,旁边铺碎石子,五千到八千;江葬是跟着船去长江,撒骨灰时船员放轻音乐,结束给张纪念卡,三千左右。

很多人问,生态葬是不是“便宜”?其实是“更值得”。传统墓要占两三平土地,几万到几十万不等,还得每年交管理费。生态葬用的是树坑大的地儿——树葬是一棵树的位置,花葬是一丛花的地儿,剩下的全留给草、花、风。静安的生态葬区有支养护队,每天扛着水壶转,樱花树的枝桠歪了会扶,绣球花的枯叶会摘。同事老周他爸选了香樟,说“以前清明扛着烧纸跑,现在就带瓶黄酒,倒在树底下,摸树干像摸他手背”。还有位水手爷爷选江葬,说“跑了半辈子长江,现在要当江里的浪,孙子去江边玩,就能碰到我”。

上周碰到位穿藏青外套的叔叔,在香樟树下系红丝带。他说“我老伴是老师,总说香樟叶能驱虫,像她给学生挡太阳的伞”。风掠过树叶沙沙响,叔叔笑着说“你听,她在说话呢”。还有对年轻夫妻,给去世的孩子选了花葬,妈妈蹲在月季边说“宝宝喜欢彩虹,我选了七种颜色的月季,以后每年来,就能看到他的彩虹开了”。墓园的王姐说,这两年选生态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不是图便宜,是想给家人“更自由的家”——树会长大,花会每年开,江浪会一直涌,比冰冷的墓碑更有生命力。

静安墓园生态葬价格-1

离开时,我又摸了摸小棠的樱花树。树皮上有她以前刻的划痕,风从树顶吹下来,花瓣落进我衣领。想起她以前说“死亡不是消失,是换个方式存在”。现在才懂,她的樱花树就是她的“存在”——春天开得热热闹闹,风把花瓣吹到我手里,像她以前拍我肩膀说“嘿,看,樱花落了”。静安的生态葬从不是句号,是给生命开了扇窗:变成树的年轮,花的香气,江里的浪,永远和我们在一起。风里又飘来桂香,我把落在手心的樱花夹进笔记本,想下次来,要给小棠带盒她最爱的草莓蛋糕,抹点在树底下——就像她还在,坐在我旁边,咬着蛋糕说“这棵树,开得比去年艳哦”。

静安墓园生态葬价格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