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我陪着父母去八达岭陵园给爷爷扫墓。早上七点半到德胜门汽车站,就看见候车区里挤着不少人——有提着鲜花的年轻人,有抱着叠好黄纸的老人,还有个阿姨举着手机问:“姑娘,你知道八达岭陵园的班车在哪吗?”我指着不远处的蓝色指示牌:“就那,写着‘陵园专线班车’的地方,我刚才问过工作人员,错不了。
说实话,出发前我特意做了功课。八达岭陵园的班车主要从德胜门汽车站发车,平日的时间很固定:早上8点、9点各一班,下午1点、2点从陵园返程。但到了清明、中元节这种祭扫高峰,车次会加很多——比如清明假期那几天,早上7点就有第一班车,最晚的返程车到下午3点,整整多了4个班次。师傅说:“去年清明第一天,我们发了10班车,从早忙到晚,就怕有人没车回去。”候车区的标识很明显,不用绕圈找,跟着“陵园班车”的牌子走,直接到3号候车口,省了不少事。
坐上车才发现,细节里全是贴心。前排的小柜子上摆着饮水机,杯子就放在旁边,渴了能直接接;还有个急救包,里面有晕车药、创可贴,师傅说:“上次有个阿姨晕车,吐了一地,我们赶紧拿晕车药给她,又帮她擦干净座位,阿姨一直说谢谢。”还有件事得提醒——最好提前15分钟到,因为班车不等人。上周有个叔叔晚了5分钟,眼睁睁看着车开走,急得直跺脚,还是师傅联系调度,让下一班车多留了个座位,叔叔才没白跑。现在虽然不用强制预约,但节假日最好打个陵园电话问一下,避免没座位。
最暖的是师傅的贴心。快到陵园的时候,师傅会指着窗外说:“前面那片松树林就是入口,下车后左拐有免费轮椅借,不用排队。”要是有老人拎着重东西,师傅会帮忙搬下车;返程的时候,师傅会拿着名单点人:“张婶、李哥、小王……都到齐了吗?”有次我看见一个小朋友跑丢了,师傅赶紧停车帮忙找,找到的时候小朋友在哭,师傅从口袋里掏出颗糖,哄着说:“别怕,叔叔带你找妈妈。”
其实祭扫本来就是件慢事儿,不用赶早高峰。我建议选9点的班车,路上不堵,到了陵园人也不多,祭扫完坐2点的返程车,刚好赶上晚饭。要是怕麻烦,直接坐班车就行——不用找停车位,不用导航,师傅比谁都熟悉路。下车的时候,父母说:“这班车真方便,比我们上次开车去强多了,下次还坐这个。”
你看,一趟班车,连接的不只是市区和陵园,更是牵挂和安心。要是你也打算去八达岭陵园,不妨试试这趟车——师傅的一句提醒,车上的一杯温水,都能让祭扫的路更暖一点。记得提前查好时间,带好身份证,慢慢来,别着急,毕竟最珍贵的思念,从来都不是赶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