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6点的德胜门还浸在淡蓝色的雾里,我抱着刚买的马蹄莲站在箭楼北侧,身边是拎着纸扎莲花的李婶——她跟我一样,要去八达岭陵园看去世三年的老伴。"姑娘,你说今天8点的班车能准点发不?"她揉着冻红的手问,声音里带着点忐忑。这大概是所有要去八达岭陵园的人共同的心事:怕错过班车,怕赶不上跟亲人"见面"的时间。

其实八达岭陵园的班车从不是固定的数字,更像跟着祭扫节奏跳动的"牵挂钟"。常跑这条线的老乘客都知道,平日周末的班车通常在德胜门发两班:早上8点、9点各一班,下午14点、15点从陵园返程。但到了清明、冬至这样的高峰,会提前到7点半就发第一班车,甚至加开10点的第三班——毕竟谁都不愿让捧着心意的人站在风里等。去年清明我陪李婶去时,她提前40分钟就到了,说以前错过过一次9点的车,站了整整40分钟到陵园,腿酸得差点跪不下去给老伴烧纸。那天的班车里挤得满满当当,前排的阿姨抱着个锡制的酒壶,说是老伴生前爱喝的二锅头,怕冻住特意用棉絮裹了三层;后排的小伙子举着一束白菊,花瓣上还带着晨露,一直用胳膊护着,生怕被挤碎。

要找对班车点也不难。德胜门的班车停靠在公交枢纽里,有块蓝底白字的牌子写着"八达岭陵园专线",旁边总有个穿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——不是在帮老人拎袋子,就是在跟问路的人说"往北边再走10步,看见那个卖豆浆的摊子就到了"。上车前司机师傅会喊一嗓子:"带好身份证、预约码啊,陵园要查的!"其实不用他提醒,多数人早就把手机里的预约界面打开了,屏保还是亲人的照片。

八达岭陵园班车时间多会?-1

坐班车的好处不止是省力气,更像有个"临时管家"。车上的志愿者会发一张巴掌大的卡片,正面是陵园地图,标着各个墓区的位置、卫生间和休息区;反面印着祭扫小提示:"烧纸要在指定区域""鲜花可以放在墓前的石台上"。上次有个小伙子问:"我爷的墓在5区3排,怎么走?"志愿者立刻凑过去,用指尖点着地图说:"从入口左转,沿着银杏道走30米,看见那棵歪脖子老槐树没?右转就是5区,第三排的碑上有个小铜铃,就是你爷的。"话音刚落,小伙子的眼睛就亮了——那铜铃是他去年给爷爷挂的,说是"想他的时候,摇一摇就能听见"。

要是不想坐班车,也有别的路可走。自驾的话走京藏高速,从八达岭出口下来,跟着"八达岭陵园"的路标开10分钟就到,停车场能停200多辆车,高峰时也不会堵。公交的话坐919路到"八达岭长城站",再打个车10块钱就到,就是要注意末班车是下午5点,别磨蹭到太晚。我见过有人骑自行车去,说"沿着京藏高速的辅路走,吹着风想起跟爸以前骑车去爬长城的日子"——其实不管用什么方式,都是往心里的方向走。

傍晚时分,我在陵园门口看着班车返程。司机师傅擦着方向盘说:"今天发了4班车,拉了120多个人,没一个迟到的。"风里飘着烧纸的味道,混着山桃花的香,李婶坐在车上跟我挥手,手里攥着老伴墓前的柏树枝——她说是"带点他身边的味儿回去"。车启动的时候,我看见车窗上贴着张便利贴,写着"明天7点半发班车",字迹歪歪扭扭,却像颗定海神针。

八达岭陵园班车时间多会?-2

其实对于去八达岭陵园的人来说,班车时间从来不是问题——早一点晚一点,只要能到,就是圆满。就像李婶说的:"我爸在里头等着呢,哪怕我走过去,他也能听见我的脚步声。"而那些跑在京藏高速上的班车,载着的不是

八达岭陵园班车时间多会?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