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西安子午大道一路向南,车窗外的高楼渐渐退成模糊的影子,取而代之的是连片的玉米地和挂满石榴的果树,再往山里走两公里,长安园骨灰林的木质牌楼就出现在眼前。和很多人想象中“冷冰冰的殡葬场所”不同,这里更像一座藏在秦岭脚下的纪念公园——道路两旁是成排的侧柏,每棵树都挂着家属写的小卡片,“妈妈,今年我考上了研究生”“爸爸,家里的猫咪生了小猫”,风一吹,卡片轻轻摇晃,像有人在轻声应答。

其实长安园的住宿区藏在骨灰林的东侧,是几栋两层的中式小楼,灰瓦白墙,门口种着月季和绣球,要不是门口挂着“长安园 guest house”的小木牌,很容易误以为是山里的民宿。之所以建这个住宿区,是园区工作人员观察了好几年的结果:很多家属从外地赶来,比如陕北的、河南的,早上六点坐高铁到西安,再转两趟公交,到这里已经中午,祭扫完赶回去要到半夜;还有些老人,子女不在身边,自己坐公交来,祭扫完没力气再折腾回去;更有甚者,比如去年冬天的一位李叔,老伴走了半年,他每星期都来,坐在墓碑前守到天黑,园区保安怕他受凉,劝他去住宿区住一晚,结果他住了之后说“这里离她近,晚上能梦到她煮的菠菜面”。

住宿区的房型不算多,但每间都透着贴心。基础的标间是两张1.2米的床,铺着浅灰色的棉麻床单,墙上挂着一幅手绘的秦岭山水画,窗户正对着骨灰林的松柏区——从窗户望出去,能看到每排墓碑前的小菊花,还有家属摆放的水果盘。标间的价格是280元一晚,周末会涨30块,但和市区快捷酒店比,多了一份“离亲人近”的安心。要是想更私密一点,可以选套房,面积有四十平,带一个小客厅,客厅里有沙发和茶几,适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天——比如清明的时候,有个大家庭来了十口人,订了两间套房,晚上在客厅煮了园区提供的小米粥,就着自带的酱菜,说起逝者生前的趣事,眼泪掉下来又笑出声。套房的价格是420元一晚,比标间贵,但胜在空间大,能装下一家人的思念。还有一种“庭院房”,是最近两年才加的,每间都带一个十平的小院子,院子里有石桌石凳,种着一株金银花,夏天的时候,金银花的香气能飘进房间。这种房间价格贵一点,580元一晚,但很受年轻家属欢迎——上次遇到一对小夫妻,妻子的妈妈走了,他们周末来祭扫,住庭院房,说“晚上在院子里泡壶茶,看看星星,就像妈妈以前在阳台陪我们聊天一样”。

长安园骨灰林住宿价格-1

其实住宿区的价格还有不少优惠:连续住三晚以上,能打九折;要是和园区的“祭扫套餐”一起买(比如包含鲜花、水果、擦拭墓碑的工具),还能再减50块;对了,70岁以上的老人,凭身份证能减20块——不是多大的折扣,但透着点暖心的意思。住在这里的体验,最让人难忘的是细节。比如前台的小姑娘,看到你拎着祭祀用品,会主动问“需要帮忙把鲜花插到花瓶里吗?”;比如早餐是园区食堂做的,小米粥熬得黏糊糊的,包子是萝卜丝馅的,还有腌得脆生生的黄瓜,完全是家里的味道;比如晚上值班的阿姨,会给晚归的家属留一盏走廊的灯,要是你说“有点想亲人”,她会坐下来陪你聊两句,“我妈也在这里,我每天晚上都去她墓碑前坐一会儿,有时候会带块她爱吃的桃酥”。

长安园骨灰林住宿价格-2

上周遇到一位从咸阳来的王阿姨,她女儿在深圳工作,她每个月都来住两晚,“以前我总觉得,祭扫就是烧点纸、哭一场,现在才明白,多待一会儿’比‘多烧点纸’更重要——住在这里,早上能去墓碑前放杯热牛奶,晚上能给她披件外套,就像她还在的时候那样”。其实长安园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