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里裹着几缕桂香时,张阿姨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摆弄手机——不是刷她最爱的戏曲短视频,而是盯着“朝阳陵园”公众号的预约页面。三年前的清明,她凌晨五点就爬起来,坐两班公交到陵园门口,看着蜿蜒的长队直发愁,最后挤到中午才摸到老伴的墓碑,手心全是汗,连擦碑的布都攥皱了。现在好了,指尖点几下,就能选好下周末的上午时段,不用再跟人抢着进园。

其实朝阳陵园的网上预约一点都不复杂。打开微信搜“朝阳陵园”公众号,底部“服务大厅”点进去,第一个就是“祭扫预约”。填身份信息的时候,系统会自动保存,下次不用再输;选日期要注意,早8点到10点是老人爱选的时段,阳光足,适合擦碑;晚16点到18点阳光柔和,风里带着桂香,适合想多坐会儿的人。提交之后,手机立刻收到带二维码的短信,到时候直接扫二维码进园,不用再翻包里的身份证——张阿姨说,上次她忘带身份证,门口的小伙子帮她刷了脸,比以前省事多了。

为什么要搞网上预约?陵园的李姐告诉我,以前清明高峰时,她站在门口引导人流,能听见三公里外的喇叭声,园子里的人挤得连转身都难,有的家属为了抢个烧纸的位置吵架,有的老人被挤得扶着碑喘气。现在预约制实行后,每天人流量控制在以前的三分之一,园子里又能听见松枝摇晃的声音,碑前的菊花能放一整天不被碰倒。还有“代祭扫”服务,上次有个在外地上班的姑娘,预约了这个服务,工作人员帮她擦了墓碑,摆了一束她妈妈最爱的百合,拍了个15秒的视频,姑娘回复说“比我自己来还仔细”。李姐说,其实代祭扫不是“代替”,是把没办法到现场的心意,变成了更靠谱的陪伴。

要提醒大家的是,预约得提前3天,尤其是周末和清明、冬至这些节日,提前一周都不为过——上次我邻居阿姨周五想约周日的时段,结果显示“已满”,急得直给陵园打电话,最后工作人员帮她调了周一的名额。要是临时有事来不了,得提前24小时在公众号里取消,不然“爽约”一次,下次预约要等5天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我朋友上次忘取消,周末没约上,急得直跺脚。进园除了二维码,最好带身份证,要是忘了,门口的自助机刷脸就行;还有,陵园不让烧纸放炮,预约页面会弹提示,要是带了这些东西,门口保安会帮你换成环保纸花,上次我带了叠烧纸,保安大哥笑着说“换成这个,您妈妈的碑前更干净”,我觉得挺对的,没有烟味,连风都是清的。

朝阳陵园网上预约-1

那天我在陵园碰到张阿姨,她蹲在老伴的碑前,把带来的橘子摆成小堆,轻声说“今天没挤,我慢慢跟你说说话”。风掀起她的衣角,旁边的松树沙沙响,像有人在回应。其实网上预约不是麻烦,是把对亲人的心意,换成了更从容的方式——以前我们总觉得“赶早”“抢位置”才算重视,现在才明白,安安静静陪亲人坐一会儿,比挤得满头大汗更贴心。朝阳陵园的网上预约,就是给思念开了一扇温柔的门,让每一次祭扫,都变成和亲人的“慢相遇”。就像张阿姨说的:“以前来一次累得要命,现在能坐半个钟头,把最近的事儿慢慢说,他肯定能听见。”

风里的桂香更浓了,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笑声,是帮家属摆鲜花的声音。园子里的菊花在阳光下开得正好,每一朵都像在等一个温柔的人,慢慢走来。

朝阳陵园网上预约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