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风裹着松脂的清苦香气钻进衣领时,我站在长青园骨灰林的松园入口,望着眼前层层叠叠的绿云——那是几十棵老油松的枝叶交织成的穹顶,阳光漏下来,在青石板路上跳着碎金似的光斑。旁边的石凳上,一位阿姨正用软布擦着墓碑上的名字,擦完退后两步,伸手接住一枚从枝头落下来的松塔,轻声说:"你看,今年的松塔又结得密。"这样的场景里,连"价格"两个字都变得柔软起来,不像生硬的数字,更像为思念找个归处的"成本"。

松园的树是有脾气的。工作人员小周说,这里的油松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栽下的,每一棵都比她的年纪大。我伸手摸了摸身边的树干,粗糙的树皮上刻着深浅不一的纹路,像老人的手掌。"你看那棵最粗的,"小周指着不远处的树王,"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,每年春天会结满淡黄色的松花,风一吹,整个园子都飘着甜丝丝的香。"松园的穴位就藏在这些树底下——有的挨着主干道,方便行动不便的家属;有的躲在林子深处,只有鸟叫和松涛作伴。小周蹲下来抚了抚一块青灰石碑的边缘,"上次有位叔叔说,就要最里面的位置,他老伴生前爱安静,以前总说想住到森林里。"

聊到价格时,小周没有翻价目表,而是先问我:"如果是你,会想要什么样的位置?"她的语气像在帮朋友选餐厅座位。"基础款的单穴,比如靠近步道但不吵的位置,大概8万到12万;双穴的话,因为要预留更多空间,会贵3到5万。"她指着不远处一个摆着小石桌的穴位,"要是想要定制刻字或者带小摆件的套餐,价格会往上浮一点,但最多也不超过18万。"我蹲下来看那个石桌,桌面刻着浅淡的梅枝,旁边的石碑上写着"携手看梅开"——是一对老夫妻的名字。"这家人选的是定制套餐,石桌是按老太太生前的喜好做的,她以前总说要在院子里摆张桌子,和爷爷一起喝茶。"小周的声音放轻,像怕惊动了风里的松针。

价格背后的东西更打动人。我们沿着石板路往深处走,每一步都能闻到松针的干燥香气。小周弯腰拔了拔石板缝里的杂草,"这些草要定期清,不然会挡住墓碑的名字。"她指了指树底下的喷灌头,"春天会给松树施有机肥,秋天要扫松针——不是全扫,留一点在树根下,像给树盖了层绒毯。"路边的长椅上,放着一束刚摆上的白菊,花瓣上还沾着露水。"昨天有位姑娘来,说工作忙没法常来,我们答应她每季度帮着擦一次墓碑,逢年过节摆束花。"小周说,这些维护服务都是包含在价格里的,"不是额外收钱的,因为这里不是存放点,是亲人住的地方啊。"

长青园骨灰林松园的价格-1

离开松园的时候,风掀起我手里的宣传册,最后一页印着一行小字:"让思念在松涛里生长。"我回头望了眼,那片绿云还在,有只松鼠从枝桠间窜过,惊落几枚松塔,"啪嗒"一声落在某个墓碑前。忽然想起刚才那位擦墓碑的阿姨说的话:"我不在乎贵个几万块,只要他在这里能舒服。"松园的价格或许不是最便宜的,但当你站在松树下,听风穿过枝叶的声音像极了亲人的低语,看阳光落在墓碑上的样子像极了他生前笑起来的模样——你会懂,那些数字里藏着的,是一片能让思念扎根的森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