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的风裹着桂香掠过温泉墓园的柏油路,两侧的银杏叶正染成金黄,落在刻着“慈父张公讳建国之墓”的碑顶上。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的王姐说,每天看着家属摸着碑面说话,她总觉得立碑不是买一块石头,是给思念安个看得见的家——而这个“家”的价格,藏着石材的温度、工艺的心意,还有家属对逝者最实在的牵挂。
温泉墓园坐落在西山脚下,离市区四十分钟车程,因附近的天然温泉得名。园内的柏树林长得茂密,连风穿过都带着松针的清苦,这样的环境让很多家属愿意把亲人安置在这里。来选碑的人大多不会直接问“最便宜的碑多少钱”,而是先摸一摸石材,说“我爸以前喜欢干净,这个白石头会不会容易脏?”或者“我妈爱花,能不能在碑上刻朵月季?”——立碑的每一分钱,都是对着逝者的心意在算。
今年温泉墓园的立碑价格表刚更新,主要分三类。第一类是基础碑型,也就是墓园统一设计的标准化碑,比如芝麻白花岗岩碑、青石碑,尺寸在1米-1.5米之间,价格从6000元到15000元不等。比如一款1.2米×0.8米的芝麻白碑,石材厚实,碑面刻着简单的缠枝纹,基础价8500元;加描金(名字和生卒年描金)要800元,基座加固成双层加1200元。第二类是定制碑,家属可以自己设计碑型或图案,比如想刻逝者生前喜欢的梅花浮雕,价格从20000元起——去年有位先生为喜欢书法的父亲定制碑,碑面刻着父亲写的“墨香如故”,两侧浮雕文房四宝,连石材带工艺花了32000元,他说“这个碑比任何东西都能代表我爸”。第三类是附加服务,刻字超过100字每字加5元,嵌逝者瓷像要1500-2500元,这些细节都会提前和家属说清楚。
王姐总说,选碑不是越贵越好。有位穿藏青外套的叔叔一来就说“我要最贵的碑”,可摸到一款青石碑时突然停住:“这个像我妈以前用的洗衣板,她一辈子节约,肯定不喜欢太花哨的。”最后叔叔选了这款青石碑,刻上“慈母李素珍之墓”和简单日期,总共花了7200元,走的时候还摸着碑面念叨:“妈,这个你肯定满意。”还有位预算有限的阿姨,工作人员推荐了性价比高的芝麻石碑,加简单刻字花了7500元,阿姨摸着碑面说:“这个碑看着稳当,符合我家老爷子的性格。”
大家最关心的“隐藏费用”,王姐笑着说根本不存在——价格表就贴在服务中心的墙上,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:刻字多少钱、描金多少钱、搬一块碑到墓位200元(如果墓位在山坡上,加50元)。去年选碑的阿姨今年来扫墓,发现碑面有几道划痕,工作人员免费给补了漆,阿姨拉着王姐的手说:“没想到还有这服务,比我想象的贴心多了。”
其实对家属来说,碑的意义从来不是价格标签,是“我每年来扫两次墓,摸一摸这个碑,就像摸到了他的手”。温泉墓园用的石材都是抗风化的,花岗岩能放几十年不裂,汉白玉虽然贵,但越擦越亮——可碑的寿命,从来都是“我想你”的时长,比任何数字都长。立碑的价格表上,每一个数字都不是冷冰冰的费用,是把“思念”做成具象的载体:一块青石碑是母亲的节约,一款书法碑是父亲的爱好,哪怕是最简单的刻字,也是“我没忘记你”的证明。
昨天有位小姑娘来选碑,她摸着一款刻着小雏菊的碑说:“我妈生前喜欢养雏菊,这个碑上的花和她养的一模一样。”工作人员告诉她,这款碑基础价11000元,加刻“妈妈的小雏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