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平区南口镇的军都山脚下,有座被绿树环绕的天寿陵园。从市区沿京藏高速往北,不到一小时车程就能抵达——园区门口的石牌坊刻着“天寿福地”四个金字,往里走是铺着青石板的小路,两侧的玉兰树在春天开得满树洁白,秋天的银杏树落一地金黄,连风里都带着松针的清香气。不少人第一次来,都会站在园区地图前问:“这里的墓型大概分几类?价格怎么样?”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天寿陵园的墓型和价格,也分享点选墓的小经验。
天寿陵园的墓型主要分三类,每类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价格区间。最常见的是传统立碑,福泽园”“寿安园”里的碑型,大多用芝麻白或汉白玉石材,碑身刻着缠枝莲、松鹤延年这类传统纹样,底座带个小供桌,方便祭扫时放鲜花或供品。这类墓型的价格多在10万到30万之间,位置靠近园区主干道、能看到水系或景观树的,价格会稍高一些;如果选在次干道旁,碑型设计简单点,10万出头也能拿下。
第二类是越来越受欢迎的生态葬,像树葬、花葬和草坪葬。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银杏、国槐这类长寿树的根旁,只立一块刻着名字的小铜牌;花葬则是埋在二月兰或菊花丛里,春天能看到满地紫色小花。生态葬的价格很亲民,大多在2万到8万之间,有的园区还会送一棵专属的小树苗,不少年轻人说:“让亲人跟着树一起长大,比立块大石碑更有温度。”
第三类是注重个性化的艺术墓,思贤苑”里的定制碑型。有的做成翻开的书本形状,刻着逝者生前写的诗;有的用浮雕还原逝者喜欢的场景——比如爱下棋的老人,碑上刻着棋盘和棋子;爱画画的阿姨,碑身是幅简化的山水图。艺术墓的价格弹性大,从20万到50万不等,主要看设计复杂度和石材选用,适合想给亲人留“专属记忆”的家庭。
其实天寿陵园的价格里,藏着不少“看不见的价值”。比如园区的维护——每天清晨都有园丁修剪绿植,水系里的金鱼游得自在,连墓道的石板缝都没有杂草;比如服务——提前预约看墓的话,会有穿深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带着讲解,从石材的硬度到碑文的字体,都讲得明明白白;清明的时候,园区还会免费提供鲜花、抹布和小铲子,方便家属祭扫。有位阿姨说:“我母亲的墓在银杏树下,去年秋天我来扫墓,园丁特意帮我捡了几片银杏叶压在供桌上,说‘这是老太太树上落的’,当时我就觉得,这里的人是真把逝者当家人。”
最后想跟打算来选墓的朋友提个醒:选墓前先明确预算,比如预算15万以内,优先看生态葬或传统立碑的基础款;预算20万以上,可以考虑位置更好的传统立碑或简单的艺术墓。一定要实地看墓——有的碑型照片上好看,实地才发现旁边有电线杆,或者阳光被大树挡住;还有要问清楚后续费用,比如管理费是每年多少,有没有额外的刻字费。提前打园区电话预约,还能免费坐看墓车,省得自己找路。
说到底,选墓不是选一块冰冷的石头,是给亲人选个“永远的家”。天寿陵园的每一种墓型,都藏着对生命的尊重——传统立碑守着“慎终追远”的老规矩,生态葬连着“天人合一”的新观念,艺术墓刻着“独一无二”的小故事。不管选哪一种,只要合心意、够踏实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