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清明,通往炎黄陵园的路总飘着细碎的纸花,车轮碾过沾着晨露的柏叶,载着后人的念想往昌平天寿山麓去。很多人蹲在墓前擦拭碑身时,都会轻轻问一句:“这片土,能陪着TA一辈子吗?

炎黄陵园坐落在燕山余脉的怀抱里,前面流过京密引水渠,1990年建成至今,“炎黄”二字就像一根线,串起了民族根脉的寓意。它不是那种随意圈地的小墓园,是民政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性公墓——这一点藏着“长久”的底气,毕竟合法是一切“不变”的基础。

很多人纠结“墓地到底是不是永久性”,其实在炎黄陵园,“永久”从来不是一句空口承诺,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“长期保障”。按照《殡葬管理条例》,经营性公墓的土地使用权一般是50年或70年,但炎黄陵园的运营方早把“算进了现在:他们把墓区维护基金纳入每年的运营预算,只要家属按时缴纳少量管理费(每年也就几百块,差不多一顿家常菜的钱),墓位就能一直保留。开园30多年来,这里从没有过“收回墓位”的情况,反而年年在补植松柏、修缮步道,连老碑上的刻字模糊了,陵园都会免费帮忙描红。负责墓区维护的王师傅说:“我们这儿的树都比我老,我刚来时种的小松树,现在都能遮阴了,墓位哪能说动就动?”

炎黄陵园墓地是永久性吗-1

上星期遇到一位姓张的阿姨,她父母的墓在炎黄陵园已经25年。她蹲在墓前摆水果,风把她的白发吹起来,她伸手按住:“每年来这儿,都像回了趟老家。门口的保安还认识我,卖花的大姐会提醒我‘今天风大,别烧太多纸’,连墓旁的小松树都比去年高了半头。”她摸着碑上“父母大人之墓”的刻字,眼角带着笑:“我问过陵园的人,等我老了能不能把自己也葬在这儿陪父母,他们说行——只要我愿意,咱们家的根就在这儿扎着。”

永久性”从来不是一个冰冷的时间概念,而是“有人管、有人记、有人守”的安心。炎黄陵园的“永久”,是背靠的燕山不会跑,前面的引水渠不会断,是运营方30年如一日的坚持,是家属每一年带着牵挂的往返。当你站在墓前,看着风穿过松枝,闻着身边飘来的槐花香,就会忽然明白:所谓“永久”,不过是“我在时,你在;后来的人来,你还在”——这片土,会陪着你们家的故事,一直延续下去。

炎黄陵园墓地是永久性吗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