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寿陵园坐落在北京昌平的山脚下,从市区开车沿京新高速走,过了沙河水库就能看见远处的山影——那山不高,轮廓像被风揉过的纸,连带着山脚下的树都染了温柔。走进陵园大门,首先裹来松针的清苦香气,接着是漫山的绿:国槐的枝桠伸得老长,像老人拄着拐杖站在路口;侧柏的针叶攒成小簇,像谁藏了一树的小绿伞;玉兰树的枯枝在冬天还挺着,等春天一来就爆成满树白,连风都带着甜意。这样的地方,连告别都轻得像片叶子,所以越来越多家庭把目光落在树葬上——不是把骨灰埋进土里,是让亲人变成一棵树的根,和风、和雨、和每年的花开一起,继续留在人间。

树葬的意义,从来不是“省钱”或者“环保”那么简单,是关于“活着”的另一种解释。去年清明我碰到一对姐妹,蹲在一棵梅树下擦眼泪。姐姐说,妈妈生前最爱的就是腊梅,每年冬天都要把花盆搬到阳台,裹上旧毛衣怕冻着。现在妈妈的骨灰埋在梅树底下,春天梅花开的时候,花瓣落进她们手心里,像妈妈以前摸她们的脸;冬天梅树落了叶,枝干上的纹路像妈妈的手掌,粗糙却温暖。还有个大叔,选了棵老国槐——那树的树洞里藏着他小时候的秘密:小学时把考试卷藏在树洞里,被爸爸抓现行,父子俩蹲在树底下笑;工作后第一次发工资,买了瓶二锅头,和爸爸坐在树底下喝,爸爸说“儿子长大了”。现在爸爸的树就在老位置,大叔每周末来,带一瓶二锅头,倒在树穴边,说“爸,再陪我喝一口”。原来树葬不是“没了”,是把记忆种进土里,让它发芽、长大,变成能摸得到的温度。

说到树葬的价格,其实像树上的叶子——每片都不一样。最亲民的是公益树葬,陵园推出的生态葬套餐,价格大概在3000到8000块之间。这种树葬是集中式的,树的种类是侧柏、国槐这类耐活的乡土树种,位置在陵园的生态区,每棵树挂个小金属牌,刻着逝者的名字和生卒年。适合预算有限,又想选生态方式的家庭。如果想更“私人”一点,就是定制树葬——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树:玉兰、银杏、海棠、紫薇,甚至有家庭选了石榴树,因为老人爱喝石榴汁;位置也能挑:靠近湖边的,能看见山的,或者离主干道近的,方便每年来祭拜。定制树葬的价格就灵活多了,从几万到十几万都有,差别在树的种类(比如银杏比侧柏贵,玉兰比国槐贵)、位置(景观区的位置肯定比角落贵),还有配套服务——比如在树旁立个小巧的石牌,刻上逝者的一句遗言;或者陵园提供“终身养护”:每年帮着浇4次水,修剪枝叶,防治病虫害;甚至有的家属会加个“纪念二维码”,扫一下就能看逝者的照片和生平。这些细节都是价格的“增量”,但很多家属愿意掏这个钱——毕竟树是要陪自己一辈子的,得让它长得好好的。

其实选树葬的时候,比价格更重要的,是“放心”。比如要问清楚:这棵树的“身份”有没有保障?陵园会不会随便移树?天寿陵园的工作人员说,每棵树葬的树都有“专属档案”,从种下那天起,树的位置、种类、养护记录都存在系统里,就算过几十年,也不会找不到;比如要问“养护能不能持续”?毕竟树要长几十年,要是陵园没能力照顾,树死了怎么办?天寿有专门的园艺团队,每棵树每季度查一次病虫害,每年春天施有机肥,夏天浇透水,冬天涂白漆防冻;还有“纪念仪式”——清明的时候,陵园会在树葬区摆上免费的鲜花,组织家属一起挂祈福牌;中秋的时候,会在树下摆月饼和水果,让家属和逝者“一起”过团圆节。这些细节

天寿陵园树葬现在什么价格多少钱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