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八达岭风里裹着松针的香气,沿着山间步道往上走,能看见陵园的青瓦在苍松间若隐若现——这是很多北京人心里“离自然最近的安息地”。作为昌平区老牌的生态陵园,八达岭陵园的价格一直是家属们最关心的话题,不是要找最便宜的,而是要找“值当”的——既要对得起亲人,又要符合自己的经济能力。

说到价格,得先分清楚墓型。最受欢迎的是树葬,1.8万起,就是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立一块巴掌大的石牌,刻着名字和生卒年。园区里的松树都是种了十几年的老松,枝桠舒展得像张开的手臂,很多家属选这里,就是因为“能听见松风,能看见阳光漏下来的光斑”。比树葬贵一点的是壁葬,3万起,嵌在山体的壁龛里,每个壁龛都做了防潮处理,旁边种着爬山虎,夏天绿藤会爬满墙面,像给亲人盖了层绿被子。最常见的还是传统立碑,小的6万起,大的能到15万,位置好的比如靠近主路、能看见长城轮廓的,价格会高个2-3万,但家属说“站在这里能看见他生前喜欢的风景,值了”。

八达岭陵园墓地价格表最新-1

很多人问,价格里包含什么?其实所有墓型的价格都包含墓碑刻字(最多20个字)、第一年的管理费,还有园区的清洁和绿化维护。要是想加些个性化的东西,比如刻上亲人喜欢的诗句,或者摆个小石雕(比如老伴生前养的猫,或者孩子小时候的玩具),需要额外加1000-3000块,但大多家属更愿意选园区提供的“自然套餐”——比如在树葬的位置种一棵侧柏,或者在壁葬前放一盆四季青,这些费用已经算在总价里了,不用额外掏钱。

园区的服务也很贴心。每天有两班免费大巴从德胜门发车,提前一天打客服电话就能预约,司机师傅都是本地人,会帮忙搬骨灰盒或者花圈,门口还有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引导,不用怕找不到对应的墓区。管理费是每年800块,要是超过三年没交,园区会先打家属的电话,实在联系不上才会在墓碑上贴个小纸条,不会随便动亲人的位置。有次遇到一位叔叔,说自己年纪大了,怕以后忘了交管理费,园区工作人员告诉他,可以一次性交十年的,才8000块,“这样我走了,孩子也不用操心”。

上周遇到一位阿姨,选了树葬的位置。她蹲在松树下,用手摸了摸泥土,说老伴生前最喜欢爬八达岭,每次去都要在松树下坐半天,啃个烧饼,看长城上的游人。“现在把他埋在这里,风一吹,松针落下来,就像他在拍我的手背。”旁边的工作人员递过来一杯热水,阿姨接过,对着松树笑了笑——其实家属要的从来不是多贵的墓碑,而是一个能安放思念的地方,刚好,这里的价格,刚好装下这份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