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
其实惠灵山能成为周边老人眼里的"福址",不是没道理的。它坐落在翠屏山脚下,三面环林,进去就能闻到松针的清苦,墓道旁的樱花树是十年前种的,现在每到清明都开得像云团。这样的环境,加上离市区只有40分钟车程,早成了很多家庭的首选。但选的人多了,价格自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。我特意找小王聊了聊,他说去年年底确实调整过一次价格:传统双穴墓从8.2万调到了9.1万,单穴墓从5.5万调到6.3万;但生态葬比如树葬、花坛葬基本没动,还是3-4万的样子。"不是想涨,是成本压不住",小王指着远处的绿化工人说,"这山上的树每棵都要定期修剪,草皮每三个月就得换一次,还有门口的安保师傅,现在是两班倒,工资比前年涨了20%。"
那后续价格会怎么变?小王说,短期内不会有大幅上涨——民政部门有价格指导,陵园不敢乱涨。但每年小幅度调整是肯定的,就像"每年的物业费都会涨点"。他偷偷告诉我,明年可能会推出一批新的生态墓型,清宁园"的花坛葬,只要2.8万,还能在花坛里种自己喜欢的花,"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这种,环保还省钱"。我也问了几位来扫墓的家属,住在附近小区的张叔叔说:"涨点能接受,只要服务好就行。去年我母亲的墓前长青苔,给陵园打了电话,第二天就有人来清理了,这点很贴心。"
其实选陵园,说到底不是选价格,是选"安心"。我见过有的陵园价格很便宜,但墓道坑坑洼洼,连个路灯都没有;也见过有的陵园装修得很豪华,但工作人员脸比棺材板还冷。惠灵山的好,是那种"像家一样"的感觉:门口的阿姨会记得你喜欢喝温水,清明时会帮你把花摆得整整齐齐,甚至会提醒你"下次来带件外套,山上风大"。至于价格,小王说,要是真有需求,可以提前关注——比如陵园周年庆会有10%的折扣,或者选生态葬,性价比更高。"其实最划算的是树葬",小王指着山坡上的一片松林说,"你看那棵松树,底下埋着三位老人,每棵树都有个小牌子,写着他们的名字,风吹过来,松叶沙沙响,像在说话。"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山尖染成了橘红色。我回头望了望惠灵山,那些墓碑隐在绿树里,像一群安静的老人。风里飘来桂香,还有远处传来的鸟鸣。其实关于价格的问题,答案早就藏在风里了:你花的每一分钱,都是为"安心"买单,为"牵挂"买单,为"那些没说出口的想念"买单。至于后续会不会涨?重要吗?重要的是,当你站在亲人的墓前,能笑着说:"我选了个好地方,你在这里,应该很开心吧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