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选陵园的日子里,我们总想着找一处“能安放思念”的地方——它得有草木的温度,有名字里的心意,更得让普通人踮踮脚就能握住这份安心。炎黄陵园的如意区,大抵就是这样一处地方。

如意区在炎黄陵园的东侧,推开门就是两排高大的国槐,夏天遮出一片阴凉,秋天落下来的槐叶像撒了一层碎金。区里的小路是用青石板铺的,踩上去有淡淡的青苔味,旁边的灌木丛里藏着几株月季,春末开得热热闹闹。最妙的是区中央的小池塘,里面养着几尾红鲤,岸边立着块刻着“如意”的石头——听工作人员说,这名字是从老辈人那里传下来的,“如意如意,遂心顺意”,就是想让每个来这里的家庭,都能放下心里的皱折。

炎黄陵园如意区价格表-1

来问价格的人大多会先看生态墓。这种墓用的是仿木材质,墓碑是小巧的竖牌,旁边种着一棵侧柏,连土带树算下来,价格大概在3万到5万之间。我碰见过买了生态墓的张阿姨,她蹲在侧柏旁边拔草,说“这树一年年长大,就像我家老头还在陪着我”——原来生态墓的意义,不是省了多少钱,是把思念种进了土里,让它跟着树一起生长。再往池塘边走走,是传统墓区,用的是浅灰色花岗岩,墓碑上刻着简单的梅兰竹菊雕花,位置挨着水面,风一吹能闻到荷叶的香,价格在6万到8万之间。有位戴眼镜的老先生选了这里,说“我老伴生前爱唱评戏,坐在池塘边听戏,她准高兴”。还有些年轻人会问艺术墓,比如做成书本形状的,刻着家人手纹的,价格从10万往上走,工作人员会陪着一起聊设计,比如孩子去世的夫妻想要一株小樱花,老人喜欢的书法字体,连墓碑的倾斜角度都会试了又试——这些定制的细节,藏着最私人的遗憾和温柔。

其实比价格更让人在意的,是那些“看不见的成本”。比如如意区的维护费,一年只要800块,包括草坪修剪、墓碑清洁,甚至清明的时候会帮着摆上一束免费的菊花。刻字的时候,工作人员不会催你,会拿着样本问“阿姨,您看楷书显稳重,行书更灵动,叔叔生前喜欢哪种?”连标点符号都会确认三遍。有次我看见一对年轻情侣,给去世的妈妈选了生态墓,工作人员特意在侧柏旁边加了株矮牵牛——那是妈妈生前种在阳台的花,女孩蹲在地上哭,工作人员递了张纸巾,说“春天开的时候,就像妈妈又给你买了爱吃的糖”。这些小事没有写在价格表里,却比数字更让人安心。

那天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国槐的影子拉得很长,我看见张阿姨坐在生态墓旁边,摸着侧柏的树干,嘴里念叨着什么。风把她的白发吹起来,落在墓碑上,像老伴的手轻轻抚过。炎黄陵园的如意区,从来不是一个“卖墓的地方”,它更像一个“藏思念的盒子”——3万的生态墓里藏着张阿姨的牵挂,6万的传统墓里装着老先生的戏文,10万的艺术墓里留着年轻人的樱花。我们选这里,不是因为价格有多便宜,是因为它懂:我们想给亲人的,从来不是多贵的石头,是一份“顺顺当当”的安心,是在某个秋天的下午,踩着槐叶走过来,能对着墓碑说一句“我来了,你看,一切都如意”。

炎黄陵园如意区价格表-2

炎黄陵园如意区价格表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