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陪小姨去炎黄陵园选墓,我们沿着铺满松针的小路往上走,风里裹着几丝玉兰的香。她盯着前面那片种满银杏的区域出神——那是如意区,她早说过“名字听着就顺,如意如意,遂心如意”。
如意区在炎黄陵园的中轴线上,背靠天寿山余脉,前面嵌着个清凌凌的如意湖。春天湖边桃林开得粉,花瓣飘进湖里像碎桃花;秋天银杏叶全黄了,落在墓道上沙沙响,倒像给亲人铺了金毯子。小姨站在湖边往里面看,指着一棵大银杏说:“就想选个能看见湖的位置,我妈生前爱跳广场舞,总说要找有水有树的地方。”
聊起价格,园区的王经理很实在:“目前如意区双穴墓大概12万到25万,单穴少3-5万。”差异在哪儿?他说主要看三样——碑型、位置、配套。比如碑型,传统的“福瑞碑”用一级汉白玉,刻云纹蝙蝠,双穴要22万;简约的“素心碑”是青花岗岩,就刻名字和小菊花,才13万。位置更直观,同一排里挨着湖边的墓,每平米贵2万,“扫墓时一抬头见湖水,心里敞亮”。还有配套,带小绿化带或石桌石凳的,得加1-2万。
小姨犹豫时,旁边穿藏青外套的大叔插了话:“我去年选的18万双穴,在那棵大银杏下。”他指着不远处的树,“我老婆走时说要能看见太阳,这位置上午晒得着,下午有树荫,刚好。”大叔摸了摸碑身,“园区维护得好,路没杂草,湖水不臭,清明前免费擦碑,我不在北京还帮我放菊花拍视频。”
其实选墓哪是选石头?是选让自己心安的地方。如意区的价格里,藏着汉白玉的温润、银杏叶的金黄、湖水的清亮,还有保洁阿姨擦碑的认真。小姨最后选了16万的双穴,在湖边,青花岗岩碑刻着“爱妻李淑兰之墓”,加了朵小菊花。她摸着碑身说:“我妈肯定喜欢,她总说菊花素净,不像牡丹闹。”
走的时候风又吹起来,银杏叶飘在脚边,小姨回头看如意区,轻声说:“等我老了,也来这儿和妈作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