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风一入秋就带着银杏叶的味道,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选墓地,她攥着老伴的退伍证说:“得找个离儿子家近,又能常来坐会儿的地方。”我们从朝阳开车往通州走,过了大运河森林公园没多远,就看见惠灵山陵园的牌子——朱红色的门柱旁种着两排柿子树,挂着满树的小灯笼,倒像进了某个郊野公园。

张阿姨站在入口的银杏道上不肯走,指着不远处的人工湖说:“你看那只白鹅,正蹲在石头上晒太阳呢。”其实惠灵山的“不像墓地”是出了名的——整个陵园顺着坡地建,种了两千多棵松柏、银杏和玉兰,墓区藏在树荫里,连墓碑都做得小巧:有的卧在鸢尾花丛里,有的倚着海棠树,最显眼的传统立碑区,也只用了浅灰色的花岗岩,刻字是烫金的小楷,倒像给故人写了封不会寄的信。“我之前看的陵园,碑都跟城墙似的排着,压得人喘不过气。”张阿姨摸着一棵老国槐的树皮,声音软下来。

北京惠灵山陵园销售价格表-1

聊到价格时,接待的小王倒没绕弯子:“我们这儿没有‘起步价’的说法,全看您要什么样的墓型。”比如最受欢迎的传统立碑,大多在8万到15万之间——石材用的是山东产的芝麻白,不容易风化,碑顶雕着简单的云纹,连刻字都包了:名字、生卒年,再加一句“风过松林听旧语”之类的短句,都是免费设计的。要是预算紧点,生态墓区更实在:树葬的话,3万到5万就能拿下,墓碑是嵌在树坑里的小铜牌,旁边种着侧柏,每年春天会发新叶;花坛葬更便宜,2万多的也有,把骨灰混在花肥里,埋在月季丛下,花期的时候能开满半米高的花。“我家老二选的是艺术墓,”旁边一位正在浇花的大叔搭话,“花了18万,碑是按他妈妈生前画的牡丹雕的,石头是汉白玉的,摸起来像玉。”

北京惠灵山陵园销售价格表-2

其实最让张阿姨心动的,是“能常来”的细节——惠灵山离东五环就40分钟车程,门口有公交站,周末儿子开车带她来,不用绕远路;陵园里有免费的观光车,阿姨腿脚不好,师傅会把车直接开到墓区门口;每年清明,工作人员会提前把墓前的杂草除干净,摆上一束免费的菊花;甚至连碑文,都会有专人帮着改——张阿姨想写“老伴,我每天都想你”,工作人员说不如改成“老周,银杏黄的时候,我来给你带糖”,更像平常说话的样子。

离开的时候,张阿姨站在柿子树下给儿子打电话:“就定这儿吧,比公园还美,以后你带我来,咱们还能在湖边喂喂鹅。”风卷着银杏叶落在她脚边,远处的人工湖里,白鹅正拍着翅膀游向对岸。其实选墓地哪是选一块石头啊,选的是“还能继续见面”的安心——惠灵山的价格没藏着掖着,3万到20万的区间,装着不同家庭的心事,而那些藏在树荫里的墓碑,每一块都写着“我还记得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