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选一处身后归处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买块地”——它藏着对生命的最后致敬,也裹着家人对“团圆”的执念。位于昌平区的归山陵园,这些年慢慢走进了很多人的视野,不是因为名字够特别,而是它把“归山”两个字,真的做成了一种温度。

从市区开车往昌平北走,过了十三陵水库不远,就能看见归山陵园的入口。没有夸张的大门,取而代之的是两排高大的侧柏,枝叶搭成天然的拱廊,阳光漏下来的时候,像撒了一地碎金。陵园里的路是用青石板铺的,旁边种着银杏和国槐,秋天的时候银杏叶黄得透亮,风一吹就落满肩头——这种“闹中取静”的位置,在北京的陵园里其实不算多。毕竟,离市区不算太远,开车大概40分钟,可一进陵园门,就能听见鸟叫,看不见高楼,连手机信号都弱了点——倒正好,适合静下心来和逝者说说话。
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归山陵园2024年的价目表其实挺实在。最便宜的树葬套餐,大概在3万到5万之间——不是那种简单的“埋个骨灰盒”,而是把骨灰和着花肥埋在树下,旁边立一块小铜牌,刻着名字和一句想说的话。我见过一对老夫妻选了银杏树下的位置,大爷拄着拐杖说:“等以后我俩都在这儿,秋天的时候孙子来,能指着树说‘爷爷奶奶在这儿’,比刻在石头上强。”传统的立碑墓区分几个档:靠近主路的“福宁区”用汉白玉碑,刻简单花纹,价格8万到12万;往里走挨着松树林的“静思区”,松枝密得能挡住夏天的太阳,价格15万到20万;最里面的“逸林区”能看见远处的燕山轮廓,视野开阔,价格25万以上。还有花坛葬,把骨灰装在陶坛里埋进花坛下,上面种着月季或牡丹,价格6万到8万,有位阿姨选这个,说老伴儿生前爱养花,“以后他那儿天天有花看,比家里的阳台强”。

其实除了价格,归山陵园最打动我的是“不催你选”的态度。第一次去的时候,接待我的小姑娘没有急着拿价目表,反而先带我逛了一圈:指着银杏林说“这树是十年前种的,现在都能遮阴了”;又指着花坛说“上次有个小朋友来,说妈妈的花坛里开了红色的月季,像妈妈的围巾”。后来我问她,“你们不怕客人逛着逛着就不买了?”她笑了:“要是连这儿的环境都不喜欢,买了也不会安心。”他们还有“生命纪念”的服务:可以把逝者的照片做成小相框,放在陵园的“思念墙”上;或者帮着录一段逝者的声音,存在U盘里,放在接待室里——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大爷戴着耳机听,眼泪掉在胸前的党章上,工作人员悄悄递了一杯温水,没说话。

北京归山陵园价格表最新-1

离开的时候,我站在归山陵园的门口,回头看了眼里面的青石板路。风里飘着银杏叶的味道,远处传来鸟叫,突然想起《论语》里的“慎终追远”——原来“追远”不是要花多少钱,而是有没有一个地方,能让你想起那个人的时候,不是哭着的,而是笑着说“哦,他在这儿呢”。归山陵园的价格表,其实写的不是数字,是“怎么把思念放得更安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