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的东北郊,有一片承载着无数家庭思念的土地——炎黄陵园。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它时,最先问的就是“它在哪里?”这个答案藏在昌平区的一片静好山水中,连风都带着果林的清香。
炎黄陵园的具体位置,是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北。兴寿镇本身就是昌平东部的“生态名片”,这里没有密集的写字楼,只有连片的苹果园、桃园和清浅的小河,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草木香。从市区出发,无论是自驾还是公共交通,都能顺着这份清新找到方向。自驾的话,可以走京承高速到11号出口(昌金路),下高速后向东开5公里左右,看到桃林村的蓝色路牌就向北转,再走1公里,陵园的灰色大门就会出现在路边——门口的两棵老槐树像在等着每一位来寻的人。要是坐公交,先坐地铁5号线到天通苑北,再换870路公交车,到桃林村站下车,沿着村路向北走,穿过一片开着小黄花的田埂,就能看见陵园的入口。
桃林村北的这片土地,天生带着“安心”的气质。它背靠燕山余脉的浅山,山不高,却像个温暖的背影,把陵园轻轻护在怀里;前面是桃林村的农田,春天开桃花,秋天结苹果,四季都有颜色。有次跟着一位阿姨去祭扫,她指着远处的山说:“我选这里,就是因为站在这里能看见山,像老家的后山一样。”其实很多人选择炎黄陵园,就是因为这份“像老家”的熟悉——没有刻意营造的庄严,只有自然给的温柔。
为什么选在兴寿镇桃林村北?除了环境,更重要的是“方便”。中国人讲“祭扫”,讲究“常来看看”。兴寿镇离市区不算远,从国贸开车过来也就40分钟,周末的时候,很多人会带着孩子来,扫完墓再去附近的采摘园摘点草莓,像走亲戚一样。陵园门口的昌金路是昌平东部的主干道,从来不会堵得让人着急;公交车站就在村口,哪怕是年纪大的人,也能慢慢走过来。
有次和陵园的工作人员聊天,他说:“很多人问地址的时候,其实问的是‘这里能不能让我放心把亲人放在这儿’。”而桃林村北的答案,都写在风里、树里、山边的云里——它不是偏远的“角落”,是离思念很近的“家”。当你第一次站在陵园门口,看着远处的山影和身边的桃花,大概会忽然明白:原来“地址”从来不是一串冰冷的文字,是让思念有处可去的“坐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