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八宝山脚下,松柏的影子还沾着晨露,墓区小径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祭扫者——和往年不同的是,他们手里除了鲜花,多了一部打开预约界面的手机。“以前清明来,得早上六点就排队,现在提前一周约好时段,到点直接进,省了不少劲。”刚走完扫码流程的张阿姨擦了擦额角的汗,笑着说。
要说八宝山人民公墓的网上预约规则,其实藏着不少“让祭扫更从容”的小心思。目前公墓实行“提前7天放号”的制度,每天早上8点准时放出未来7天的预约额度——比如想下周六去祭扫,这周六早8点就能守着手机抢号了。具体到时段划分,每天设置了四个时间段:上午8:00-10:00、10:00-12:00,下午13:00-15:00、15:00-17:00,每个时段都有限定人数,目的就是避免高峰时墓区人挤人。“去年清明我没约上,现场等了俩小时,今年提前设了闹钟,一到点就点进去,顺利约到了上午的时段。”经常帮父母祭扫的小李说,他的手机里还存着预约成功的截图。
操作流程倒不复杂,找对入口就能轻松完成。打开“北京市社会殡葬服务”微信公众号,点击下方“便民服务”栏里的“公墓预约”,选择“八宝山人民公墓”,再挑日期和时段,填好祭扫人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及已故亲人的墓位信息——这些资料提前准备好,能避免填信息时手忙脚乱。但有几点得留意:每个身份证号最多预约3人,预约成功后不能转让;若临时无法前往,需提前24小时在公众号取消,不然超过3次爽约会影响下次预约。“我上次忘了取消,结果接下来一个月都约不上,后来找工作人员说明情况才恢复,真是教训。”市民王先生说着,掏出手机展示取消预约的界面。
针对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,公墓也留了“后手”。入口处的便民服务台摆着“现场预约”的牌子,只要带好身份证和墓位证,工作人员会帮忙查询当天剩余时段,现场办理预约。“我妈80岁了,哪会用手机?我带她来,工作人员帮着约了下午的时段,特别耐心。”陪着母亲来的刘女士说,服务台还备了矿泉水和座椅,让等待的老人歇口气。每年清明、冬至等高峰时段,预约会更紧张,建议提前设好闹钟,早早就准备好信息,别等快到日子了才想起约。

其实说到底,预约不是“麻烦”,是“从容”的前提——不用挤在门口等,不用在墓区人挤人,能安安静静跟亲人说说话。八宝山的松柏见证了太多故事,而网上预约的时间表,不过是用更贴心的方式,让这份思念更有温度。风掠过松柏枝叶,吹过墓区里的小花,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提醒:“请预约上午时段的市民尽快入园。”那些拿着手机扫码的人们,脚步里带着踏实——他们知道,接下来的时间,是属于自己和亲人的“专属时刻”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