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陪邻居张阿姨找陵园,她攥着老伴的照片说,要找个“能看见山,路好走”的地方。在北京,这样的陵园不算多,佛山陵园倒成了不少人的选择——不是因为名字里有“佛山”,是它真的藏在西山脚下,连风里都带着松枝的味道。
佛山陵园在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西,挨着西山风景区的边儿。从市区过去,自驾走北五环转温阳路,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到;公交的话,坐346路到白家疃西口,再走十分钟,沿途能看见农田和散落的樱桃树,倒不像去陵园,像去郊区踏青。我第一次去的时候,司机师傅说“这地方风水好,背山面水”,顺着他指的方向看,果然远处是连绵的西山,近处有条小水渠,水不深但清,岸边种着柳树,风一吹,柳丝飘到水面上,皱起一圈圈波纹。
说到价格,佛山陵园的性价比在海淀算突出的。去年帮朋友问过,生态葬里的树葬大概1万5到2万5,墓碑是小型的花岗岩,埋在松树下,每年陵园会帮着浇树、剪枝;传统的立碑墓,面积1平米左右的,价格在8万到15万,位置好点的——比如靠近主路或者能看见山的——贵个2万左右;还有壁葬,价格更低,大概3万到5万,墓碑嵌在墙上,节省空间,适合想给子女减轻负担的家庭。我朋友选了树葬,说“老伴生前爱养花,总嫌阳台的绿萝长得慢,现在守着松树,也算有个能扎根的地方”。不过要提醒一句,价格每年会有小幅度调整,最好提前打陵园的电话问清楚,避免跑空。
除了位置和价格,佛山陵园的细节也让人放心。入口处有个小广场,摆着几排红色的长椅,旁边有个便民服务站,能买鲜花、烧纸,也能借轮椅——上次看见有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来祭扫,工作人员主动帮忙推轮椅,还递了一杯温水。陵园里的路都是平整的柏油路,没有陡坡,下雨也不滑;绿化做得实在,到处是松树和柏树,夏天走在树荫里,连太阳都晒不进来;冬天的时候,松枝上挂着雪,像给每座墓碑盖了层薄毯。还有每年清明,陵园会组织免费的班车,从市区的公主坟、西二旗几个点接送,对没车的家庭来说,省了不少麻烦。
其实选陵园,说到底是选个“安心”——怕位置太远,逢年过节不想跑;怕价格太高,掏钱包的时候肉疼;怕环境不好,觉得对不起去世的亲人。佛山陵园刚好把这些顾虑都接住了:不远,从市区过去不堵车的话,比去顺义的商场还快;不贵,价格在海淀的陵园里算中等偏下;环境好,连风里都带着松脂的香气。张阿姨最后定了树葬,就在第三区的一棵油松下面,她蹲在地上摸了摸墓碑上的名字,笑着说:“你看,这树的树干都有碗口粗了,明年就能长到两米高,比咱们家阳台那盆总掉叶子的绿萝壮多了。”风一吹,松枝沙沙响,像有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。
走出陵园的时候,我回头看了一眼,夕阳把西山染成了橘红色,余晖洒在每座墓碑上,连水泥地面都泛着暖光。旁边有个年轻人抱着一束菊花,慢慢往墓区走,影子拉得很长——原来所谓的“安心”,不过是找个能让思念扎根的地方,不用太贵,不用太豪华,只要风里有熟悉的味道,路上有能走的路,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