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老人走的那天,我捧着骨灰盒坐在车上,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突然慌了——要找一个能让他安息的地方,既要离市区不远方便祭扫,又得有清净环境配得上他生前爱逛公园的习惯。朋友拍着我肩膀说“去惠灵山看看,那地方的地址选得巧”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导航,没想到这一路走下来,竟像跟着老人生前的脚步在逛。
惠灵山陵园在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兴亭路88号。这个地址说偏不偏,从市区出发沿江海路往东北开,过了通吕运河大桥后,高楼渐次换成连片农田,风里飘起稻叶清香,再拐进兴亭路约五百米,就能看见陵园入口——两排高大香樟树搭成拱廊,顺着树荫往里走,开阔的广场上,保洁阿姨正擦石凳,她笑着指远处:“你看那片竹林,好多老人的墓碑都对着这儿,他们生前爱听竹子响。”顺着她的手望去,青竹在风里摇晃,阳光穿过竹影洒在草地,比市区公园更安静。

找惠灵山从不用费脑子,哪怕第一次来也不会迷路。坐公交的话,从长途汽车站乘60路到“兴仁镇政府”,转便民巴士1号线两站即达,司机师傅都会提醒“惠灵山到了”;自驾更方便,导航搜“惠灵山陵园”会提示“右侧有青石板标识”,就算错过路口,问路边农户,他们也会笑着指:“往南三百米,见香樟树就到。”上次带外婆来,她坐在副驾说:“这路我熟,以前跟你外公赶大集就走这条道。”
最安心的是这地址的“刚刚好”——离市区二十分钟车程,周末起晚了也赶得及,下班绕过来放花不耽误;旁边就是兴仁老街,祭扫完能买碗老人爱吃的豆腐脑,像他生前那样坐老茶馆晒太阳。有次碰到位爷爷蹲墓碑前摆橘子,他说:“老太婆以前爱来兴仁买橘子,现在葬在这儿,我带橘子来她能闻着味儿。”风掀起他的白发,我突然懂了:好地址从不是冰冷门牌号,是能让思念“落地”的地方——连接生前回忆,承接死后牵挂,像根线,把活人与逝者紧紧系在一起。
如今老人葬在惠灵山半年,每次去我都沿兴亭路慢走,看香樟树发芽落叶,看农田稻子种了又收。风里飘来竹香时,我会停下,觉得他就在身边,拍着我肩膀说:“这地方选得好,比公园还清净。”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