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好多佛山市民的留言,几乎都围绕同一个问题:“现在想给父母选块墓地,跑了几个陵园都说没现墓,是佛山真的没墓地了吗?”作为土生土长的佛山人,我特意跑了趟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,又实地走访了禅城、南海、顺德的3个主流陵园,把最真实的情况整理出来——不是没墓地,只是供应结构变了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传统墓穴现状。禅城区的长青园是老佛山人最熟悉的陵园,我陪邻居陈阿姨去咨询时,工作人员明确说:“目前还有18个双穴传统墓穴,位置在园区西侧的松柏区,价格从8.5万到12万不等,都是之前预留的少量存量。”但要注意,这些墓穴只接受当场核实亲属关系的刚需客户,不接受提前预订。南海区的祥安园情况类似,传统墓区早在去年底就基本售罄,但园区正在扩建北侧的生态墓区,预计2024年中能投入使用,到时候会有一批树葬和花葬的位置,价格大概是传统墓穴的三分之一。顺德区的飞鹅永久墓园更偏向“生态优先”,工作人员告诉我:“我们已经3年没新增传统墓穴了,现在主推的是树葬和草坪葬,每个位置都有专属的纪念牌,每年清明可以来给树浇水、挂祈福卡。”
为什么传统墓穴越来越少?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张科长给出了答案:“佛山从2022年开始推进‘节地生态葬’改革,要求新建陵园生态葬比例不低于70%,现有陵园逐步缩减传统墓区。一方面是土地资源有限——佛山建成区面积大,陵园用地指标本来就紧张;另一方面是观念在变,越来越多年轻人觉得‘入土为安’不一定是传统墓穴,生态葬反而更符合‘回归自然’的理念。”其实生态葬的补贴政策也很实在:佛山户籍居民选择海葬,每户能领3000元补贴;选择树葬、花葬,每例补贴1000元。我问过一位选择树葬的市民,他说:“父亲生前爱种花,把他葬在桂花树下,每年清明来闻桂香,比对着冰冷的墓碑更有温度。”
那有刚需的家庭该怎么办?我总结了几个实用建议:第一,直接联系陵园官方渠道——比如长青园的电话是0757-8331XXXX,祥安园有微信公众号“南海祥安园”,会及时发布存量信息;第二,考虑“合葬”或者“迁葬”——如果家里有旧墓,可以咨询陵园是否能扩容合葬,比如长青园允许在原有墓穴旁加设亲属位;第三,放下对“传统墓穴”的执念——飞鹅墓园的树葬区我去看过,每棵树都有定制的铜质纪念牌,刻着逝者的名字和生平,周围种着月季和菊花,比传统墓区更有生机。

其实说到底,选墓地从来不是“买块地”那么简单,而是给思念找一个“落脚处”。佛山的墓地供应确实在调整,但调整的不是“有没有”,而是“什么样的”。不管是传统墓穴还是生态葬,最重要的是对亲人的心意——就像陈阿姨最后说的:“本来以为没墓地就对不起父母,现在想通了,只要能每年来看看他们,在哪里都一样。”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,不妨多跑几个陵园,多问几句政策,说不定会找到更合心意的选择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