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我们想为逝去的亲人选一处安栖之所,或是计划一场庄重的祭扫,第一个念头往往是“怎么方便又郑重地联系到陵园?”毕竟,对亲人的思念从来不是随便的应付,而是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妥帖——而中华永久陵园的官网预约,恰恰给了我们这份“妥帖”的开始。

想起上周遇到的张阿姨,她想给去世的老伴选一块墓位,之前跑了三次陵园,要么赶上人多没人接待,要么没提前了解清楚墓型,每次都带着遗憾回去。后来在邻居的提醒下,她试着打开中华永久陵园官网,点了“在线预约”——填了姓名、电话,选了“选墓咨询”,时间定在周五上午。没想到提交才十分钟,陵园的小李就打来了电话:“阿姨,我帮您查了,周五上午您意向的北区墓区有空岗,我会提前准备好北区的vr全景、墓型报价和环境介绍,您到了直接找我,我在门口等您。”那天张阿姨去了之后,小李拿出提前打印好的资料,带着她逛了北区的三个墓位,每个位置都讲得很详细:“这里朝南,早上能晒到太阳,您老伴以前喜欢晒太阳;那边有棵玉兰树,春天开得特别好,您要是喜欢,我们可以帮您在墓前摆两盆玉兰花。”张阿姨说,那天她走得很慢,却走得很踏实——因为每一步都有人帮她想着。

中华永久陵园官网预约-1

其实官网预约的流程比想象中简单得多。打开中华永久陵园官网,首页的“在线预约”入口很显眼,不用翻来翻去找。点进去之后,填的信息也不复杂:姓名、手机号、预约的服务类型——是想选墓、想预约祭扫,还是需要代祭服务?选好希望的时间,提交就行。我问过陵园的工作人员,他们说,每一条预约信息都会在15分钟内处理,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,都会有人及时联系。“有时候晚上十点还有人提交预约,我们也会马上回电话——因为我们知道,能在这个时间想起亲人的人,心里肯定有没说出口的话,我们想接住这份心意。”有次深夜两点接到预约,是个在外地上班的姑娘,说想给妈妈预约代祭。工作人员马上回了电话,姑娘哭着说“我好久没回去了,明天是妈妈的生日,我想让她知道我没忘”。他们连夜准备了代祭的物品:姑娘妈妈喜欢的桂花糕,还有一张手写的卡片——“妈妈,我很好,你别担心”。

更让人暖心的是预约后的细节。我有个同事,去年冬天预约了祭扫,因为工作忙,没来得及准备东西。预约后的第二天,工作人员就发来了消息:“哥,你预约的周日上午祭扫,我查了天气,当天有小雪,陵园的台阶会滑,我给你留了一双防滑鞋套;还有,叔叔以前喜欢抽的烟,我们备了一包,你要是忘了带,直接来找我拿。”同事到了陵园,发现工作人员不仅备了鞋套,还在墓前铺了一块小地毯——“怕雪落在碑上凉,铺块地毯,叔叔能暖和点”。那天同事蹲在墓前,把烟点上,雪慢悠悠落下来,他说:“那天我没觉得冷,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暖到心里了。”还有次朋友预约了“祭扫协助”服务,工作人员提前发来消息:“姐,你说叔叔喜欢喝茉莉花茶,我们备了一小罐,等下你可以放在墓前;明天有小雨,建议带伞,陵园门口有便民雨棚。”朋友到了之后,发现工作人员手里拿着她提过的茉莉花茶,还有一个装着湿巾、纸巾的置物袋——都是她没来得及准备的。

我们对亲人的思念,从来不是“完成任务”,而是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到“刚好”——刚好能选到他喜欢的墓位,刚好能在祭扫时想起他的小习惯,刚好能让他知道“我没忘”。中华永久陵园的官网预约,就是让这份“刚好”从第一步就开始。不用在寒风里排队,不用因为没准备好慌慌张张,而是带着“我都准备好了”的安心,去和亲人“见一面”。想起陵园门口的标语:“让思念有处可依,让牵挂不再匆忙。”官网预约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