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意总是先漫过昌平的山,等风里飘起银杏叶的味道时,天寿公墓里的玉兰树已经开始结小小的花苞。不少北京家庭提起“身后事”,第一反应就是这儿——不为别的,能挨着明十三陵的青山,守着满园的松柏和月季,也算给亲人找了个“有温度的归处”。但说到天寿的价格,很多人都有点犯嘀咕:“贵吗?”“怎么算?”其实这事儿得揉开了说,不是一句“贵”或“便宜”能概括的。

天寿的墓型像“菜单”上的菜,各有各的味儿。最家常的是传统立碑墓,石材用的是汉白玉或者花岗岩,刻字、雕花都是师傅一笔一笔雕的,价格大抵在15万到30万之间——要是选了“御松园”旁边的位置,推开园区门就能看见山景,价格就得往25万以上走;要是喜欢“轻一点”的方式,生态墓是个好选择,树葬、花葬用的是可降解骨灰盒,旁边种棵侧柏或者月季,价格5万到10万,不少年轻人说“这才像我妈,爱养花,以后就把她种在花里”;还有艺术墓,算是“私人定制”,有的做成书本形状刻着亲人写的诗,有的做成钢琴模样嵌着生前的乐谱,价格从20万起,贵的能到50万,全看你想把“思念”做成什么样。

北京天寿公墓陵园价格-1

位置也是个“看不见的砝码”。天寿的园区分了十几个区域,“福泽园”挨着入口,家里老人行动不方便的,祭拜起来省劲儿;“寿安园”在山脚下,安静得能听见鸟叫,适合喜欢清净的长辈;“永宁园”对着人工湖,水面映着云,不少人说“像家里的阳台,能看风景”。位置不同,价格差个3万5万稀松平常——寿安园”的传统墓,比“福泽园”同类型的贵个4万,就因为“背山面水”的风水;但“祥和园”的生态墓虽然在园区深处,可周围全是桃树,春天开得满树粉,价格才8万,好多人冲着这“桃花林”来的。

还有服务,藏在价格里的“安心”。天寿的管理费是20年一交,每年大概是墓价的1%,比如15万的墓,每年管理费1500块,用来维护园区绿化、打扫墓碑,要是碑上有污渍,工作人员会免费擦;刻字是免费的,后续想加名字或改内容只收石材费;还有“代祭服务”,没空来的话,工作人员能帮着摆水果、烧香,拍照片发给你——这些服务早算在价格里了。最让人踏实的是“明码标价”,咨询时销售会把每一项费用列清楚,石材、雕刻、位置差价甚至“加刻墓志铭”的费用都写在纸上,不会让你糊里糊涂掏冤枉钱。

其实选天寿的人,很少盯着价格标签不放。有个阿姨跟我说,她给父亲选了“寿安园”的立碑墓花了22万,“不是因为贵,是这儿能看见山——我爸生前总说退休要去昌平爬山,现在也算圆了愿”;还有个姑娘选了树葬花6万,“我妈最讨厌浪费,说死后别占地方,现在她在树里,我每年来浇浇水,像她还在我身边”。说到底,天寿的价格不是“买块地”,是“买个能安放思念的地方”——你愿意为这份“安放”花多少钱,全看心里的牵挂有多重。

北京天寿公墓陵园价格-2

离开天寿时,夕阳把松柏染成金红色,旁边小伙子蹲在树葬区浇花,听见我问“这儿贵吗?”,他笑:“不贵——我妈在这儿,比任何东西都贵。”是啊,所谓“价格”不过是把“思念”变成数字,真正重要的是想起他时,能笑着说:“我知道你在这儿,过得挺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