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我陪着妈妈去炎黄陵园祭扫外公,刚到门口就看见志愿者举着蓝底白字的牌子——“今日祭扫需预约,请出示预约码”。想起去年没提前约,我俩在门口等了40分钟才进去的狼狈样,赶紧掏出手机翻出三天前在公众号预约的记录,顺利跟着引导牌进了园区。其实像这样需要预约的日子,炎黄陵园每年都有规律可循,常来的老人们都摸出了“门道”。
最需要提前规划的,肯定是清明和冬至这两个传统祭扫高峰。每年清明前后10天(一般是3月25日到4月5日),陵园的人流量会骤增——去年清明当天我帮邻居张阿姨查过,上午9点到11点的预约量就占了全天的60%。工作人员说,这时候每天要接待上万人,要是不预约,很可能得等上半小时甚至更久。冬至的情况类似,一般是12月15日到22日,虽然人流量比清明少些,但因为赶上年底,很多人会趁周末集中来,所以提前一周预约更稳妥。我去年冬至陪舅舅去,早上8点到的时候,门口已经排了十多辆预约车辆的队伍,没预约的车主只能在路边等志愿者喊号。

除了传统节日,一些特殊节点也需要留个心眼。比如春节前后的“送年”和“拜年”——腊月廿八到正月初三,不少家庭会选在年前给亲人“送年货”,或者年后带着孩子来“拜新年”,这时候陵园的人流量比平时周末还大,去年正月初二我去的时候,公众号上上午10点的时段已经约满了。还有9月30日烈士纪念日,要是想带着孩子去缅怀先烈,最好提前3天预约——因为这天会有学校、单位组织集体祭扫活动,陵园会专门划分区域,提前约好能避免和集体队伍冲突,也能更安静地完成祭扫。
至于平时的日子,其实不用太紧张。周一到周五工作日,陵园里大多是保洁阿姨在打理绿植,或者少数请假来的人,基本不用预约,直接进就行。但周末尤其是周日,得留个心眼——比如上周日我帮朋友取骨灰寄存证,上午11点到的时候,门口已经有三户没预约的家庭在等,志愿者说“上午的预约量满了,得等有人迟到或者提前走才能补位”。还有遇到极端天气比如暴雨、大风,陵园可能会临时调整预约规则,但一般会提前一天在公众号发通知,记得留意就行。
说了这么多,预约的方式其实很简单。最方便的是线上:关注“炎黄陵园服务平台”公众号,点击底部“祭扫服务”里的“预约登记”,填好姓名、联系方式、祭扫人数和想要的时段就行,一般1分钟就能完成。要是不太会用手机,也能直接去陵园正门左侧的服务中心,找工作人员帮着填表格——去年我带外婆去,工作人员还特意帮她选了上午9点的“老人友好时段”,说那会儿人少,走路不挤。需要提醒的是,预约后最好提前1天确认一下,避免因为系统故障或者自己记错时间白跑;另外祭扫时别带明火、宠物或者太大的祭品,陵园里有免费的鲜花兑换点,用鲜花代替烧纸,既安全又环保。
其实预约从来不是“添麻烦”,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有个安静的环境怀念亲人。就像妈妈说的,“以前没预约的时候,园区里挤得连放祭品的地方都没有,现在按时段来,能慢慢陪外公说说话,才像回事”。不管是清明冬至这样的大日子,还是春节、周末的小高峰,提前查好需要预约的时间,按流程走一遍,就能让这份思念更从容。毕竟我们来这里,是为了和想念的人“见一面”,不是为了和人群“挤一场”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