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的风里总飘着点湿润的草香,小区楼下的桃花落了一地,连快递小哥递件时都笑着说“要去扫墓了吧”。对于要去温泉墓园的人来说,今年的祭扫多了一步“提前预约”,可这不是麻烦,反而是给想念留了点“从容”的空间。
去年清明我陪阿姨去温泉墓园,早上8点就到了,结果门口排了百米长队。阿姨攥着手里的菊花,站在太阳底下揉胳膊:“早知道这么挤,应该早点来。”今年墓园推出预约制,就是怕大家再遭这份罪——每天分8个时间段,每个时间段限200人。这样一来,门口不会堵得水泄不通,祭扫区也不会人挤人。你想蹲在碑前细细擦一擦亲人的照片,或者摆上他爱吃的桂花糕,都有足够的空间,不用被后面的人催着“快点”。
预约其实特别简单,我昨天帮邻居张叔操作过——打开“温泉墓园”微信公众号,底部菜单点“祭扫服务”里的“祭扫预约”,选好日期(比如4月5号)和时间段(比如上午10点到11点),再填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,确认信息没错就提交。记住要提前3天预约,比如想4月5号去,2号就能约了,别等临时再弄,万一没名额可就遗憾了。预约成功会发个二维码到手机,到时候直接扫码进园,不用换纸质票,省得手忙脚乱找票根。

除了预约,墓园今年的贴心事儿真不少。门口的“便民服务台”有志愿者帮着拎东西,带小孩的家庭能领免费小椅子;祭扫区旁边的“追思角”可以写张小卡片挂在树上,或者捐本亲人爱看的书;还有免费的小雏菊可以领——我上周去踩点,看见工作人员在整理菊花,每一朵都新鲜精神,比外面买的还让人安心。张叔说:“以前扫墓要拎着大包小包,现在轻了,倒能多跟我老伴儿说说话。”
昨天路过小区凉亭,听见几个阿姨聊天:“现在要预约哦”“预约好啊,不用挤”“对呀,上次我去,居然能安安静静坐20分钟”。其实清明的意义,从来不是赶场子似的“完成任务”,而是带着想念,认认真真和亲人“见一面”。温泉墓园的预约制,不过是把这份“认真”变成了更从容的样子——你不用在人群里慌慌张张找位置,不用因为排队急得满头大汗,只要带着心意来,剩下的,墓园都替你想好了。
风又吹过来,桃花瓣飘进窗台,我想起去年清明在温泉墓园看见的画面:一个小姑娘蹲在碑前,把草莓放在碑上轻声说“奶奶,这是你爱吃的,甜”。旁边没有拥挤的人群,只有风轻轻吹着她的马尾——这大概就是预约制最棒的地方吧,让想念,有了最舒服的模样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