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时,我正站在温泉墓园的梧桐树下,指尖摩挲着口袋里母亲生前织的羊绒围巾——去年此时我挤在人群里,想给母亲擦碑都要等半小时,今年提前三天预约了,连风里的桂香都比去年更静。

其实最初听说“墓园要预约”时,我是抵触的。总觉得“思念”该是突如其来的冲动,像深夜想起母亲熬的粥,翻个身就想往墓园跑,怎么能用“预约”框住?直到朋友说:“你去年在人群里擦碑时,眼泪都没敢流痛快,不是吗?”我才试着打开温泉墓园的公众号。界面没有冰冷的表格,只有一行暖黄色的字:“选一个想和TA好好说话的时间。”我选了周六上午十点,鬼使神差备注了“想带母亲最爱的白百合”。

没想到半小时后,客服的电话打过来,声音轻得像落在花瓣上的雨:“女士,您备注的白百合我们会帮您留最新鲜的——如果需要提前摆到碑前,我们也可以帮您整理。”我握着手机愣了愣,原来“预约”不是填个时间那么简单,是把我没说出口的心意,提前递到了墓园工作人员手里。他们没把我当成“来扫墓的人”,而是当成“想和亲人说悄悄话的人”。

周六清晨,我抱着百合走到门口,穿墨绿制服的姑娘笑着迎上来:“阿姨的碑前已经打扫过了,您走左边桂香路,第三排第四个就是。”路上没有拥挤的人群,只有风卷着桂花瓣落在脚边,连脚步声都轻得像怕吵醒谁。到了碑前,母亲的照片被擦得发亮,白百合插在青瓷瓶里,花瓣上还凝着晨露——像母亲生前每天早上给我留的牛奶,温温的,带着心意。

温泉墓园预约-1

我蹲下来,摸着碑上的名字,跟母亲说:“妈,今年我学会织围巾了,针法跟你去年教我的一样;楼下的小猫生了崽,我抱了一只,跟你以前养的小花长得像;昨天煮了红豆粥,放了您说的冰糖,甜得刚好……”没有催促的声音,没有路过的人,只有阳光慢慢爬上碑顶,把我的影子和母亲的照片叠在一起。风掀起我兜里的围巾,末端扫过碑面,像母亲的手轻轻碰了碰我。

旁边的工作人员递来一杯温水,杯套上印着“慢慢来,我们等你”。我接过杯子,指尖传来的温度顺着手臂往上爬,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带我去公园,总会提前在保温杯里装温水,说“渴了就喝,别着急”。原来温泉墓园的预约,不是“订个时间”,是像母亲那样,“提前把心意温好”。

温泉墓园预约-2

离开时,我回头望了眼母亲的碑,白百合在风里轻轻晃。梧桐叶落在脚边,我捡起一片夹进围巾里——去年没预约时,我总觉得思念像被挤在人群里的气球,胀得慌却没法好好释放;今年预约了,思念像沉在茶里的茶叶,慢慢舒展开,每一句话都能落到心里。

预约”从来不是疏远,是温泉墓园用最温柔的方式,帮我把“想你”变成了“能好好想你”。就像母亲生前总说:“做事要留点心,才不辜负心意。”现在我懂了,预约一段时光给思念,就是对母亲最大的“留心”。风里又飘来桂香,我摸着围巾上的针脚,忽然觉得,母亲就在我身边,笑着看我,像从前那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