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的北京秋天,我陪朋友小夏去朝阳陵园看她父亲。车刚拐进园区大门,路两旁的松柏就把三环的堵车声滤得干干净净,风里忽然飘来桂香——原来主干道旁立着几株老桂树,金黄的小花落得台阶缝里都是。小夏蹲在墓前擦碑,指尖划过碑上的刻字,轻声说:"去年选这儿的时候,就看上这股子'活气',不像我之前看的那几家,进去连个鸟叫都没有,冷得让人腿肚子发颤。
朝阳陵园的位置其实很"贴地气"——在朝阳区豆各庄乡,离市区也就半小时车程,走京沈高速到豆各庄出口,再拐两步就到了。公共交通也方便,地铁7号线黄厂站出来,坐411路公交三站地,就能看见园区的红门。我跟着小夏往里走,路过湖边的睡莲池(夏天应该开得满池都是),路过摆着石桌石凳的休息区,甚至路过一个种着青菜的小院子——后来才知道,那是园区师傅自己种的,有时候会给来祭扫的老人送把空心菜,说"别空手回去,带点烟火气"。

说到2021年的价格,小夏倒是算得门清。"其实得先分'生态葬'和'传统立碑'。我爸走的时候,我本来想选树葬,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立个小铜牌刻名字。2021年树葬的价格是8000到15000块,看树的品种——国槐贵点,因为长得慢,能活几十年;柳树便宜些,但容易飘絮。后来我爸的老同事说,叔叔一辈子爱养花,不如选花葬?花葬是把骨灰和二月兰花籽混着埋进花池,春天一到,花池里紫莹莹的一片,像铺了块花毯。2021年花葬更便宜,6000到12000就能搞定。"她指了指不远处的花池,"你看那片紫花,就是去年埋的,我上周来,还看见有小朋友蹲在那儿捉蝴蝶。"

要是选传统的立碑墓,2021年的价格就得往上走了。园区的工作人员说,立碑分"普通区"和"景观区"——普通区在园区边缘,墓碑是花岗岩的,雕工简单,3到5万块就能拿下;景观区靠湖边或者主干道,墓碑用汉白玉或者青石,有的还刻了梅兰竹菊,价格得8万往上。"其实涨价也能理解,"工作人员擦了擦长椅上的落叶,"2021年土地指标更紧了,加上园区里的维护成本——比如那些睡莲,得定期换水;桂树得剪枝,不然枝桠会挡住路。还有管理费,2021年是每年100块钱,包含在总价里,管20年。"
那天我还遇到了张阿姨,她在给老伴擦树葬的铜牌。"我选这儿的时候,儿子说'妈,要不要选个贵点的?'我告诉他,你爸以前在厂子里当园丁,一辈子就爱伺弄花花草草。这儿的树有人管,每年春天还有人来浇花,比那些镶金边的墓碑强多了。"她摸了摸身边的国槐树,树皮上有几道浅浅的刻痕,"你看,这是我去年刻的'老周,桂花开了',今年树又长粗了点,刻痕都浅了。"
其实选墓的时候,最该问清楚的是"隐形费用"。小夏说,2021年朝阳陵园的报价里,包含墓碑费、基础刻字(30个字以内)、20年管理费,还有免费的祭扫工具——比如水桶、抹布、扫帚,门口就有得领。要是想加个瓷像,2021年是800块钱一个,刻字每多一个字加5块。"我当时想给我爸刻'一生爱喝二锅头,爱养君子兰',超了10个字,补了50块。"她笑着说,"反正我觉得值,这才是我爸的样子。"
从陵园出来的时候,夕阳把松柏的影子拉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