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老人们常说“入土为安”,选一块合心意的安息地,不是迷信,是给亲人最后一份温暖的牵挂。天寿陵园作为昌平区有名的园林式陵园,不少人都听过,而里面的京华园,更是因为“像公园一样的墓地”被很多人记挂。上周末陪朋友小夏去看墓——她爸爸走了三个月,一直没选到合适的地方,听说京华园“能坐下来和亲人聊天”,特意约了顾问。
天寿陵园坐落在天寿山脚下,车刚开进园区,就看见路边的侧柏整整齐齐站着,像迎接老朋友。京华园在陵园的东南部,一进去先撞进满眼的绿:两排银杏树的枝叶搭成拱廊,底下是青石板路,走几步就看见小池塘,里面养着几尾红鱼,岸边的月季开得正艳,粉的、红的,把青砖矮墙衬得特别温柔。小夏蹲在池塘边看鱼,说:“我爸以前爱养金鱼,要是选在这儿,他肯定喜欢。”负责接待的张姐笑着补充:“京华园的设计就是‘园中有墓,墓在园中’,没有冰冷的水泥地,每块墓位都围着冬青篱,间距宽得能放下折叠椅——上次有个阿姨来扫墓,搬了把小椅子,坐那和老伴聊了俩小时,说‘像以前在小区花园里下棋一样’。”
说到最关心的价格,张姐没绕弯子,直接翻开价目表:“京华园的墓位分三个档,都是明码标价,你放心看。”最基础的经济型,8-12万,位置在园区外围,但不是“边边角角”——张姐带我们去看了,那片区域种着紫叶李,春天开粉花,秋天叶子红得像火,墓位是1.2米宽、0.6米深的标准尺寸,墓碑用的是芝麻黑花岗岩,刻字免费,还送一年的绿化维护。“这个档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,”张姐说,“上个月有个刚工作的小姑娘,给奶奶买的就是这个,说‘奶奶一辈子省吃俭用,不能让她住得委屈’,其实这儿的环境不比里面差,就是离主路稍远点儿,但走路也就五分钟。”中间的舒适型,15-25万,位置都在景观区:有的靠近银杏拱廊,有的挨着小池塘,墓位宽1.5米,墓碑能选米黄或浅灰的石材,还能加个小护栏——小夏摸着一块浅灰色墓碑上的兰花刻纹,说:“我妈喜欢养花,这个刻兰花正好。”最高端的是定制型,30万起,主要是家族墓或特色墓,张姐指着不远处一块带石桌的墓位说:“那是上周刚装好的,客户是老北京,要刻家训,还要种两棵枣树——‘早生贵子’的意思,我们帮着找了苗圃,特意选了小树苗,以后每年都帮着浇水。定制墓没有固定价,看你要什么设计,比如要石雕、要更大的面积,都能商量,但肯定让你觉得‘花得值’。”

小夏最担心的是“买了之后没人管”,张姐拍着胸脯保证:“京华园的售后是终身的,每年四次绿化修剪,墓碑脏了我们擦,要是下暴雨,我们会第一时间去检查,有问题立刻联系你——去年夏天暴雨,我们给200多户家属发了短信,说‘墓位没事,放心’,好多人回复‘谢谢,不然我得半夜开车过来’。”至于手续,也简单:带好身份证、死亡证明(或火化证明),提前一天预约,园区有免费接送车,从地铁昌平线南邵站出来就能坐——张姐说,好多客户都是坐地铁来的,“不用开车,省得找停车位”。小夏问:“有没有隐形消费?比如刻字要加钱?”张姐笑着拿出合同:“所有费用都写在里面,刻字、安装、第一年的维护,都包含在总价里,连扫墓用的香烛,我们都有免费的环保款——不会让你多花一分冤枉钱。”

离开的时候,小夏站在银杏拱廊下拍照,给妈妈发语音:“妈,




